中国足球青训排名_中国足球最好的青训
1.职业化管理+出色青训,中国足球能学到些什么吗
2.u23国足和国足有什么区别
3.足球青训(培养未来的足球明星)
绿茵之星。
1、打破了英华在足球青训地域上的限制,扩大了足球青训业务覆盖率,让足球真正有效的深入到基层。
2、发掘并培养更多具有足球天赋的孩子,为长春市足球青训梯队建设储备人才。
职业化管理+出色青训,中国足球能学到些什么吗
1992年红山口会议被看作是中国足球职业化的开端,1994年甲A联赛职业化开始,2004年甲A联赛改制为中国超级联赛。山东鲁能泰山足球学校早在1998年就开始筹建,正式成立于1999年,在成立2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鲁能足校为中国足球培养了数百名优秀球员,也算是见证了中国足球的青训发展和职业化改革历程。
张海涛,1970年出生于山东济南,1994年年仅24岁的张海涛因伤退役,后来张海涛投身于教练事业,参与筹建了鲁能足校的选址招生等一系列工作,曾经担任过中国女子国家足球队的主教练。作为一名球员、一名教练,张海涛对中国足球无疑是相当了解的,在本期的《鲁训侃球》节目中,张导就在中国足球职业化背景下,将中国青训尤其是鲁能青训的发展为我们娓娓道来。
在足校和职业俱乐部青训出现以前,为中国足球培养后备人才的方式和其他项目并无二样——体工大队。每个足球发达的地区,比如山东青岛、济南,都有业余体校的存在。而体校的教练会到学校里去挑选有潜力并且对足球有兴趣的孩子参加业余训练,被挑选出来的孩子中身体素质优秀或者球性突出的球员进一步会晋升到省队(也就是体工大队)里面。
在体工大队有两种队员,一类是领工资有编制的正式队员,而另一类是掏钱的非正式队员。不光如此,对于那些没有被体工大队选上的球员,不仅失去了在体育方面前进的道路,业余体校频繁的专业训练也会使球员荒废了学业。这种模式以行政领导为主,依靠财政拨款,忽视了足球发展的内在规律,缺少力度较大的激励机制,使得中国足球的发展极为缓慢。
鲁能足校成立于1999年,在筹建的过程中同样遭遇了很多困难。桑特拉奇推荐来的可可维奇为足校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各种资源的匮乏让张海涛指导等人遭遇了诸多困难。场地是最大的难题,整个鲁能足校在建设初期只有两块场地:如今依然存在的1号场地和以前老校门左侧的沙土场,1号场地的草坪作为训练场地是极其不合格的,沙土地就被划分成好几片区域,并成为小球员训练的主力场地。每次训练后为了下次的训练,还需要有工作人员人工找平。
另一个让张海涛指导印象深刻的细节就是场地画线,当时场地只有外界,人工画线也是歪歪扭扭。具体到细致的训练,都需要教练员用牌子把训练场地给摆好。现在我们不仅有专业的天然草皮和人工草皮,多块场地还经过了FIFA场地质量认证。而且我们的场地线不仅仅是标准的场地划线,还分了非常非常多的区域,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大的变化,有硬件方面的、更有理念方面的。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各个地方都在上千年的传承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烙印,足球亦不例外,早年间的南北派足球之分便是一种体现。过去的南派足球以广东、上海为代表,南派足球比较注重细节和脚下技术,南方球员的身材相对弱小,他需要通过技术在场上取得优势;北派足球以山东、辽宁和北京为代表,北方球员的身体素质较好,打法就粗犷一点,身体利用的程度就多一点,可能逐渐地形成某个地域的一些特长。
但随着现代足球的发展,尤其是职业青训的兴起,每个足校都开始面对全国招生,不同地区的球员接受统一风格的足球培训和食宿条件,球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差异被无限缩小。
而且现代足球就是要将各种技术特点糅合在一起,正因这样才有如今欧洲足球和南美足球的对比。南美足球也是讲究技术,欧洲国家身体和组织更好。以五大联赛为代表的欧洲最高水平足球都是身体技术结合。现在足球的球员模式化比以前明显了很多,因为追根究底足球还是一种整体运动。
许多人说鲁能足校虽然培养了很多职业球员,但是在顶尖球员的培养上却一直匮乏。其实鲁能青训面临的困境也是中国足球面临的困境。里皮曾经说过:青训方面中国与欧洲最大的差距,就是缺少国际大赛(高水平比赛的)的历练。欧洲年轻球员亮相大赛时间通常较早,丰富的高质量比赛有利于球员成长;而中国年轻球员缺乏比赛经验,这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鲁能青训的最大弊端,那就是年轻球员缺少大赛的历练。以韩鹏、周海滨、王永珀等人为例,鲁能青训建校初期培养的球员质量出色,当时一线队的前后两任主教练涅波和图巴敢于使用年轻球员,让他们在顶级联赛和亚冠比赛中早早就得到大赛的历练。看起来他们是牺牲了亚冠成绩甚至是联赛成绩,却为鲁能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主力球员,这也是鲁能在那几年成为中超霸主的根本原因所在。后来的1993一代也算是在职业生涯关键的涨球时期经历了中乙的磨炼。
另一方面是鲁能培养的球员个人特点不够突出。青训应该针对球员的个人特点设计他的训练内容,把球员的个人特点根据场上的位置捏合到一个整体上,从而发挥他在球队中最大的作用,形成一个整体与个人相结合的足球。
u23国足和国足有什么区别
世俱杯决赛,落后,扳平,逆转再到被扳平,终场前还差点杀死比赛,加时赛才2比4败下阵来。这是一支亚洲平民球队鹿岛鹿角对阵世界顶级豪门皇马的战绩,且是“全日班”,广州恒大“全华班”出战,可能连泰国球队也耐不活。
中超、中甲、中乙甚至中丙,没有一家俱乐部盈利。而鹿岛早已实现盈利,靠最职业的管理,最出色的青训,球员工资开销不到总支出的一半。中超土豪们,绝大部分钱都花在转会费和工资上。鹿岛全队总身价1400万欧,也就中超一个大牌外援的年薪,但在鹿岛创造历史的这一天,中超土豪们只能当看客。繁荣中超,映衬出来的却是实际的虚弱。
我们落后,落后就需要学习,但该怎么学?学哪些?钱我们花得起,但该怎么花?花在哪些地方?
2016年世俱杯,欧洲冠军皇马、南美冠军国民竞技、北美冠军墨西哥美洲、大洋洲冠军新西兰奥克兰城、亚洲冠军全北现代、非洲冠军马姆罗迪日落和东道主日本的鹿岛鹿角7支球队参加。作为东道主(主办国),日本J1联赛冠军鹿岛鹿角先从资格赛打起,2比1战胜奥克兰城,2比0胜马姆罗迪日落,3比0胜国民竞技,一路杀进决赛。
鹿岛鹿角全队总身价仅为1443万欧,阵中最大牌的球员也就日本前国脚小笠原满男,身价最高的球员是决赛中梅开二度的柴崎岳,200万欧元。鹿岛共有三名外援,巴西人法布里西奥、布埃诺和韩国人黄锡镐,比赛中一直坐在替补席上。中超球队如果是这样的配置,那保级都悬(对比下杭州绿城,甚至山东鲁能)。但就是这样的一支我们俗称的“平民球队”,在世俱杯上连灭大洋洲、非洲、南美冠军杀进了决赛,并且在决赛中打进2球将皇马拖进加时赛。
今年7月底的潍坊杯,鹿岛鹿角青年队受邀参赛,我查了下秩序册,基本上就是一支鹿岛地方高中生联队,比参赛适龄段97小一两岁,他们中多数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入选日本国字号。但就是这样一支队伍,小组赛三战,三个1比0胜鲁能青年队、卫冕冠军沃尔夫斯堡青年队和美国劳德代尔堡前锋青年队。半决赛,他们的对手是有“97黄金一代”之称的中国国青队,也就少了小张玉宁、林良铭两个主力,但国青在90分钟内硬是拿这帮日本娃娃一点办法都没有,靠点球大战侥幸晋级。
鹿岛鹿角队史上共捧得8次联赛冠军、6次联赛杯冠军、4次天皇杯冠军、5次日本超级杯冠军,是日本各项足球赛事中夺冠次数最多的俱乐部。然而这些荣誉并不是烧钱买大牌球员的结果。据日本J联盟官网2015年度数据,鹿岛该年度投入为46.52亿日元(3.2亿人民币),这是中超2016年度投入之最(12.3亿人民币)江苏苏宁的四分之一,是2013年度和2015年度两度止步世俱杯四强的恒大当年度投入(8-10亿元人民币)的三分之一。和中超土豪们大肆烧钱相比,日本J联赛俱乐部无法相提并论,但日本人不羡慕,也不效仿。他们学习的是欧洲的职业化管理,用最职业的方式来管理俱乐部。
鹿岛不会像中超土豪那样,每年斥巨资购买高水平的外援和教练,这也是日本J联赛所有俱乐部统一的做法。“我们要做一个培训型的俱乐部,我们从6岁就开始培训球员,这样更有利于俱乐部的长远发展。” 鹿岛鹿角俱乐部总经理井畑滋说,俱乐部并不是没有动过花高价钱买大牌外援的想法,“可是我们认为,那样的成本太高了。如果在外援上投入大量的价钱,还不如我们将这些钱投入到青少年球员的培训当中。”井畑滋说,俱乐部会选择性地购买一些外援,“如果我们的两个前锋都是外援的话,那么怎么培养本土前锋呢?”
和中国很多俱乐部完全靠投资方投钱经营不同的是,日本J联赛多数俱乐部完全可以做到独立经营,自负盈亏。鹿岛一直将球队的工资总额控制在50%以下,在财务上收支平衡。据2010年数据显示,鹿岛年收入44.66亿日元,年支出44.49亿日元,在没有母公司注资投入的情况下,全年下来不但没有亏损,还略有盈余。“既然需要自给自足,那么我们就要尽可能地为球迷和赞助商做好服务。只有服务好了,才可能让经营更加顺利。”井畑滋表示,日本俱乐部之所以注重服务,跟俱乐部自身经营性质有很大关系。
鹿岛鹿角俱乐部自从创建以来,每年都会将自己的财务状况向全社会公开。他们认为,如果财务不透明的话,那么将无法吸引赞助商,更无法得到全社会的认可,自然也就没了公信力。“在日本,公布财务状况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赞助商也希望我们把所有事情做得透明一些。”鹿岛鹿角俱乐部事业部主任春日洋平说,他们公布的数字完全都是真实的,头脑中完全没有造假的念头。而在中超,球员的转会费、薪水,无论对球迷还是对媒体,那永远都是一个谜。
为了培训本土青少年球员,鹿岛鹿角俱乐部在鹿岛市、茨城县和千叶县三个地方建立了自己的培训基地,这些孩子的年龄段是从小学到高中,不住在培训基地内,每天放学后进行集中训练。三个培训中心的孩子总数加起来有3000多人,这些孩子中表现出色的可以进入一线队,其余可以继续读书,上大学。
鹿岛鹿角深耕20载的青训事业也早已实现了盈利。以2015年度为例,俱乐部青训总投入1.66亿日元,总产出2.85亿日元,青训实现盈收近1.2亿日元。
30年前,日本足球是被我们踩在脚下的,但近20年以来,人家一步步成为亚洲一流甚至世界一流,我们却在相反的方向滑落。中超俱乐部一个个一年动辄几亿十几亿的投入,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带来了多少积极的东西呢?联赛是一个国家足球的根本,而青训更是根本的根本,砸钱,或许能砸出亚冠冠军甚至世俱杯冠军,但很多所谓土豪俱乐部根本就没有自己完善的青训体系。
如果从鹿岛鹿角的前身住友金属成立日算起,明年就将迎来建队70周年,不少崛起不过短短数年的中超俱乐部喊出“建百年俱乐部”的口号,在俱乐部的运作以及青训方面,是不是该向日本人多学学呢?
足球青训(培养未来的足球明星)
u23国足和国足的区别如下:
1、球员年龄:
U23国足的球员年龄必须在23岁以下,而国足的年龄可以在23岁以下,也可以在23岁以上。
2、比赛目标:
U23国足主要参加奥运会和亚运会的足球比赛,以及与其他U23国家足球队的足球邀请赛,而国足则参加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十二强赛。在大型赛事如奥运会和亚运会中,U23国足甚至可以补充三名超龄球员。
3、选拔标准:
国奥队和国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在球员选拔标准和比赛目标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国奥队原则上年龄不能超过23岁,而国足并没有年龄限制。
简介:
中国足球U23是中国足协推出的一支足球队,由于足协规定,此队只能由23岁及以下的年轻球员组成,因此被称为U23队。U23队是中国足球发展及青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足协为了培养优秀青年球员而推出的一支青年球队。
U23队从2007年开始就一直在参加国内和国际各种赛事,其中包括中国足球协会杯、亚洲足球青年锦标赛、U23亚洲杯、U23亚洲冠军联赛、U23非洲杯、U23亚非杯等。U23队取得了很多成绩,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在亚洲U23锦标赛的一系列成绩。
U23队的出现也为中国足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中国足球一步步走向发展,同时也拉近了中国足球与国际足球的距离,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U23国足是什么意思
u23,足球术语,意思是23岁以下的国家足球队
1、u23,足球术语,意思是23岁以下。
2、U23是球队年龄级别的代号,其余还分有U17、U19、U21等球队,因为年龄阶段的不同在身体方面的发育也不一样,如果没有年龄的划分,对教练布置的训练以及比赛都不好进行,而且对球员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3、国家队级别的青年队也是用年龄划分的:国少、国青、国奥,其中U23是国奥的队伍,因为国际足联的规定:每个国家参加奥运会的足球队必须是23岁以下的球员参加,最多只能有3名超龄球员。
U23队的主要任务是:
提高中国足球的竞技水平、培养中国未来的足球明星、增强中国足球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其任务包括参加U23年龄段的国际赛事、参加中国足协主办的青年联赛、及担任中国足协推广国际足球文化的代言人。
什么是足球青训?
足球青训是指通过专业的训练和教育,培养年轻球员的足球技能、体能、心理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其成为未来的足球明星。足球青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培养更多的优秀足球人才。
足球青训的重要性
足球青训是中国足球发展的重要一环。足球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和训练的运动,只有从小开始培养,才能在成年后成为优秀的球员。同时,足球青训也能够提高球员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些都是未来成功的关键。
足球青训的操作步骤
第一步:选拔优秀的年轻球员
足球青训的第一步是选拔优秀的年轻球员。这些球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天赋和足球技能,同时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选拔的方式可以是通过校园足球、社会足球等途径,也可以是通过选拔赛和试训等方式。
第二步: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针对不同的年龄和技能水平,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训练计划应该包括足球技能、体能、心理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训练内容。同时,训练计划也应该根据球员的表现及时调整和优化。
第三步:提供专业的教练和设施
足球青训需要提供专业的教练和设施。教练需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足球知识,能够指导球员进行有效的训练和提高技能水平。同时,训练设施也需要具备足够的条件,包括足球场地、器材、医疗设备等。
第四步:营造积极的训练氛围
足球青训需要营造积极的训练氛围。训练应该充满活力和乐趣,让球员能够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同时,也需要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让球员能够互相帮助和支持,共同进步。
足球青训的未来
足球青训是中国足球发展的重要一环,未来将会越来越重要。随着中国足球的不断发展,足球青训将会得到更多的支持和重视,同时也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创新,提高足球青训的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