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球星风采

文章内容

排球运动发展_式排球发展

tamoadmin 2024-05-28
1.我国排球运动发展简述2.排球运动发展的进程分为( )三个阶段3.世界排球发展阶段分哪三个阶段4.排球运动发展历史介绍5.排球历史是怎样的如题6.排球发展史与

1.我国排球运动发展简述

2.排球运动发展的进程分为( )三个阶段

3.世界排球发展阶段分哪三个阶段

4.排球运动发展历史介绍

5.排球历史是怎样的如题

6.排球发展史与排球文化

排球运动发展_式排球发展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排球进入了现代排球阶段。它包括全攻全守排球,社会化、商业化、职业化排球和“大排球”三个内涵。1全攻全守排球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各种技战术流派间的交流融合频繁,打法创新的步伐也在加快,凭一技之长就能一统排坛的时代已全然不在。于是,一场新的排球革命——全攻全守排球悄然开始。

全攻全守排球以中国女排和美国男排为标志,强调技术与战术的高快结合、前后结合,形成全面型进攻的打法。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女排在主教练袁伟民的带领下,形成了攻防全面、战术多变,以高制亚洲、以快制欧洲的技战术打法,1981年~1986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五连冠”伟业。美国男排则大胆运用跳发球技术和后攻技术,设计了立体进攻战术,也获得了“四连冠”的傲人战绩。

2排球的社会化、商业化、职业化

1984年,墨西哥人阿科斯塔当选为国际排联主席。上任伊始他就郑重宣布:他的目标是把排球发展成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于是,他领导国际排联将排球运动推向了市场,改革赛制、修订规则、配合并利用现代化传播媒介、创办世界男排联赛和女排大奖赛等,把排球运动推到了竞技体坛的高端,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意大利也在国际排联的倡导下率先走上了职业化道路,大力推行排球职业化和俱乐部制度。科学的理念和运营机制带来了巨大的成功,意大利排球水平在职业化后显著提高,原先战绩平平、连进入前8名都困难的男排甚至获得了4次世界冠军,1次世界亚军。

我国排球运动发展简述

排球运动相对于其他的传统体育项目来说,它的历史要短得多。可以说不管什么体育运动,它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在发展过程不断进行改革。

排球的首次出现是在首届奥运会的前一年,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发展,排球运动也是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欢。从排球的历史来看,排球的发展大概经过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

排球最早起源于美国的马萨诸塞州霍利约克市。1895年一个叫做摩根的体育爱好者,结合网球和篮球的特点,发明出了排球运动。最原始的排球运动就是把网球的网放到室内的篮球场上,体育爱好者把篮球用手按照网球的打法,隔着网打来打去。

其实摩根的初衷只是,在降低体育运动强度的基础上,增加运动的趣味性,从而是大家都喜欢上体育运动。

二、完善阶段

这个阶段的排球运动,在逐渐普及的过程中,各种规则和排球的规格都在不断的完善。

其实由于篮球本身的重量,是不适合按照网球的方式用手隔着网打来打去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排球的先驱们也是做出不少的尝试,最终发现排球在25?27寸(约255?346克)时最合适。后期排球运动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球的基本规格基本没有变。

三、现代化阶段

在排球运动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排球也是逐渐在世界大范围内不断传播开来。在排球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排球的技战术和攻防体系也是在不断的变化。这样经过不断的发展,排球也是在1964年的时候迎来属于它的发展黄金期。在1964年的时候排球正式成为了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从此以后排球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排球运动在我国也是很受欢迎的一项体育运动。特别是中国女排姑娘们在国际赛场上创造了很多属于她们的奇迹。

各位读者,对于排球的发展历史,您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排球运动发展的进程分为( )三个阶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也极为重视体育运动的开展,提高全国人民的健康水平。为了能与国际比赛接轨,更好地与各国人民交往,决定采用6人制排球。在1950年7月在全国体育工作者暑期会议上,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一次介绍了国际排联制定的6人制排球竞赛规则和方法。8月组成第一支男子排球队——中国学生代表队,赴布拉格参加世界学生第二次代表大会的排球赛。1951年正式成立了国家男女排球队。

1953年我国成立排球协会,1954年国际排联正式接纳我国为正式会员国。 排球进入60年代,我国各大行政区已不再局限在模仿学习上,而是在学习的基础上,开始发展自己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也是在这一时期,我国的排球运动有了较快的发展。

中国在60年代在中央领导的系心呵护下,开始向日本女排学习,经过10多年的发展也终于在1981年中国女排在东京的第3届世界杯女排比赛中,首次夺得世界冠军时。

10年动乱期间,中国的体育事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随后在1976年,国家体委决定重新组建中国国家男女排球队。任命袁伟民为中国女排主教练,戴廷斌为中国男排主教练。随后逐步总结和学习各国的先进经验和理论战术打法, 尤其是随着中国第一强攻手——郎平的出现使得中国女排开始书写一个又一个的神话。

世界排球发展阶段分哪三个阶段

排球运动发展的进程分为娱乐排球、竞技排球、现代排球三个阶段。

1、娱乐排球

排球是一项充满激情和娱乐性的运动,无论是在室内还是户外,都能吸引大批观众的关注。它不仅仅是一项竞技运动,更是一种团队合作的体验,通过球员之间的传球、扣球和发球等动作,展示出团队的默契和协作能力。

在排球比赛中,每支队伍由6名球员组成。比赛的目标是将球击落到对方的场地上得分,同时尽力防止对方得分。排球比赛采用回合制,每回合开始都是由一方发球,并持续到一方失误或对方得分。比赛通常采用3局2胜制,即先赢两局的队伍获得胜利。

2、竞技排球

竞技排球,作为一项全球广受欢迎的竞技运动,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一系列激烈的比赛。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美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的一项国际比赛项目。

竞技排球的比赛规则和普通排球基本相同,比赛采用6对6的球队形式进行,每队由6名球员组成。比赛的目标是通过传球、扣球和发球等动作,将球击落到对方的场地上得分,同时阻止对方得分,以赢得比赛。

竞技排球比赛具有高度的竞争性和技术性,球员们需要具备卓越的身体素质、敏捷的反应能力和精准的球技才能在比赛中取得优势。

3、现代排球

现代排球是在传统排球基础上经过不断创新和发展而形成的一项竞技运动。它在规则、装备和技术等方面都有了重大改进,以适应现代体育发展的需求,提高比赛的竞争性和观赏性。

在规则方面,现代排球引入了一些变化,以增加比赛的悬念和紧张感。比如,比赛中出现的技术暂停和挑战制度,球队可以在关键时刻请求暂停,以调整战术和稳定情绪,或者对裁判的判罚进行挑战。这样的规则改动使得比赛更加公平和公正,同时也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

排球运动发展历史介绍

百年来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历程大致可分为:娱乐排球、竞技排球和现代排球三个阶段。排球运动诞生之初,是作为一种娱乐性较强的游戏被人们所接受的。人们隔网拍打,追击嬉戏,以不使球落地为乐趣。这一阶段排球运动的特点是从开始的娱乐游戏性质,慢慢向竞技对抗方向发展。国际间的比赛没有统一的组织、统一的竞赛制度和统一的竞赛规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46年8月26日,法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三国排球的代表在布拉格召开会议,倡议成立国际排球联合会。1947年4月间,国际排联在巴黎正式召开成立大会。会议制定了国际排联宪章;选举了法国的保尔?黎伯为第一任主席;指定巴黎为总部所在地,英语和法语为联合会工作语言;成立了技术委员会、竞赛委员会和裁判委员会,并正式出版通用国际排球竞赛规则。同时会议决定于1948年在罗马进行欧洲排球锦标赛,1949年在布拉格举行世界男排锦标赛。国际排联的成立标志了排球运动从娱乐游戏时代进入了竞技时代。其后,国际排联出色地领导和组织了一系列的世界大赛。这些比赛已经形成传统,每两年或四年举行1次延续至今。此外国际排联下属的各洲联合会也定期组办洲锦标赛,洲运动会排球赛,洲青年锦标赛等。排球运动自80年代进入了现代排球阶段。现代排球的概念是广义的,它包括全攻全守排球,社会化、商业化、职业化排球和“大排球”三个内涵。

排球历史是怎样的如题

排球 现今是风靡全球受大众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那么你知道排球的发展历史吗?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关于排球运动发展历史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排球运动发展历史

排球项目标志,这是排球的垫球姿势排球(Volleyball)运动源于美国。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旧称麻省)霍利约克市,一位叫威廉·G·摩根的体育工作人员发明的。当时 网球 、 篮球 很盛行。摩根先生认为篮球运动太激烈,而网球运动量又太小,他想寻求一种运动量适中,又富于趣味性,男女老少都适宜的室内娱乐性项目,就想把当时已广为流行的网球搬到室内,在篮球场上用手来打。

这种游戏开始时,他将网球网挂在篮球场上,用篮球隔网像打网球一样打来打去进行游戏。但室内篮球场面积较小,排球容易出界,于是他作了某些改进:一、是把网球允许球落地后再回击的规则改为不许落地。二、是把改变排球外形,其圆周改为为25-27英寸,重量为225-340克。三,篮球太大、太重,不能按预想的方式进行游戏,便改试用篮球胆。而篮球胆又太轻,在空中飘忽不定。玩起来不方便,难于控制。但因经过试用效果很好,就决定采用这种球。国际标准用球虽历经百年,进行了千百次的改进,但球的规格和第一代的球几乎差不多。

第一个排球规则是美国人摩根(威廉·G·摩根)先生通过斯波尔丁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当时它规定采用“轮转制”、“每局15分”,1918年又作出了上场人数为6人的规定。从此,欧美开始流行6人排球。

春田专科学院是排球的发源地,该院的青年会是最早传播排球运动的组织,也最早举行首次排球表演赛。青年会的干事、传教士、春田学院 毕业 的学生,以及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军队,都成为排球运动的初期传播者。排球1900年第一次传入加拿大。同年传入亚洲的印度。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通过美国军队将排球带到欧洲。至于排球是于何时何地由何人介绍到中国的,已无法考证。但现有的历史资料证明,早在1905年在中国的南方广州、香港等地就已开展了排球活动。在排球运动传入中国的初期,除了一些教会、学校开展并传播外,基督会在推广和传播这个项目上,也起到了相当的作用。

排球运动,1900年传入亚洲,在开展的初期上场人数不是6人而是16人。据菲律宾排球介绍人、美籍F·S勃朗先生说:“当时美国有体育馆,较适合于6人制排球。亚洲人多,又多在室外进行,要考虑多数人能参加排球运动。”因此F·S勃朗先生和F·H勃朗先生向菲律宾和日本介绍的都是16人制排球。故在1913年的第一届远东运动会上采用16人制。1919年第四届远东运动会上演变为12人制,1927年第八届远东运动会上演变为9人制,1950年7月,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举办的全国体育工作者暑期学习会上,首次介绍了6人制排球规则与比赛 方法 ,1951年正式采用6人制。从此,6人制排球在全国逐步地开展起来。

排球自1949年举行第 1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以来,国际排球运动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1964年奥运会把排球运动列入正式竞赛项目后,各国对它普遍重视,它的技术、战术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50年代,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的排球运动成绩一直处于领先地位。60年代,日本女排一跃而夺得世界冠军。70年代,日本、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南朝鲜等亚洲队,以快速多变的打法著称于世;在拉美以弹跳见长的古巴队,和进步较快的美国女排,也引起人们注目。1980年初,世界女排呈现出中、日、苏、古、美五强对峙的形势。从男排的情况看,身材高大、实力雄厚的苏联队仍处于领先地位。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古巴、中国、波兰、巴西、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和南朝鲜等队也争相全面提高技术。而在当今的排坛,更是巴西、中国、美国、荷兰、古巴、俄罗斯、日本、意大利、德国、波兰等队伍几强相争,泰国、多米尼加、波多黎各等队伍进步也很快。

 发展形成的排球战术特点

当代世界排球技术、战术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是:

技术全面有所专精

当前发球虽无更多新技术,但各队竞相采用长距离远程飘球、“高吊球”和一些新的发球方法与策略,以努力寻求破坏对方的垫球,进而破坏其快攻战术的组成。在一传方面,由于训练时间和比重的增加,以及垫球技术的改进,失误率已大大减少,到位率明显增加。今后必须适应各种形式的发球,以便为组成快攻创造条件。在扣球方面,一是打破了按一定步法、一定方向助跑起跳的限制,采用各种变步、变向的起跳,以适应各种临场情况;二是打破了专位分工的限制,要求兼备扣快球和打强攻的两手;三是打破了定位扣球的限制,要求在积极跑动中实现进攻;四是打破了 3点进攻的限制,发展为前排的活点进攻和后排的纵深进攻。

在拦网方面,对付强攻时,采用助跑摆臂高跳后充分展肩、伸臂的技术,而在对付快攻时采用连跳技术;对付换位进攻时,不仅采用人盯人、人盯区域的拦网,有时还采用新型的重叠拦网;对付个人战术扣球时,强调提高单人拦网的独立作战能力,有时利用手在空中的移位去拦阻变线扣球,利用手后仰拦网,力图将球拦起后组织快速反击。在后排防守方面,强调掌握多种防守技术和不断发展新技术,如肩滚翻发展为横滚动的防守技术及各种挡球技术等。

高打、快变互相促进

世界排坛的战术风格,多年来形成了以快速多变为主体的亚洲型和以高打强攻为主体的欧洲型两种主要的不同风格。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强和技术战术的发展,两种风格不断取长补短,相互为用,逐步缩小彼此之间的差别,趋向于互相揉合,结合运用。有些队还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在继承发扬原有特长的基础上,学习新的打法,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亚洲型的队在继承发展快变打法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强攻突破能力。

欧洲型的队在不断提高强攻水平的同时,积极吸取快攻的打法。从排球技术的发展趋向看,单纯依靠高度和力量,或单纯仰赖快速和技巧,都难以战胜强大的对手。中国的强队都从自己的条件出发,吸取各国之长,坚持把高度与速度、强攻与快变结合起来,并发展各自的独特打法。

身高弹跳不断增长,扣拦矛盾更加突出 随着规则的修改和技术的发展,高度因素已成为当前世界强队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条件。高度因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身高手长。从1980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排球赛看,世界强队,女排平均身高都在1.77米左右,一般都拥有4~5名1.80米以上的队员;男排平均身高都在1.92米以上。1.94米以上的高大队员,各队均有7~9名,一些身材较矮的队也正在极力物色高大选手进行培养。二是弹 跳高 度。各队都极重视专项弹跳力的训练与提高。作为世界优秀排球运动员,女排摸高一般都在3.05米以上,高者可达3.30米左右,男排摸高一般都在3.50米以上,高者可达3.76米。

队员的高度增加和进攻能力加强,加剧了网上扣拦的对抗。现代排球比赛的胜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全面技术基础上的网上争夺能力,扣球和拦网是比赛得分的最重要手段。没有强大的攻势和严密的拦网与防守,单靠后排防守是顶不住进攻、赢不了球的。

进攻战术快高又多变

当前,世界排球进攻战术发展很快,正在向着高度加速度、强攻加快攻、力量加技巧、前沿加纵深的方向发展。

?

排球运动发展历史相关 文章 :

1. 中国排球发展史

2. 排球运动的起源

3. 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4. 排球运动规则介绍

5. 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历史介绍

6. 关于排球运动的励志名言

7. 排球起源及规则的变化

排球发展史与排球文化

一、排球运动的起源和传播 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由美国麻省好利诺城青年会体育干事威廉·摩根于1895年创造.开始是用篮球胆在网球网的两边拍来拍去,使球不落地的一种游戏,称为“vollyball”意即“空中飞球”.当时参加活动的人数和击球的次数都不限制.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规则也逐渐形成.但美洲的排球运动长期没有作为一种竞赛项目,因此,运动技术水平提高不快. 1909年,排球运动传入亚洲,是16人制排球.首先传到印度,之后又相继传到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家.1913年举行第一届远东运动会,16人制排球被列为比赛项目.后为远东运动会排球比赛逐步演变为12人制和9人制.远东运动会对亚洲的排球运动的开展和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 1917年,排球运动传入欧洲,是6人制排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排球运动在原苏联等东欧各国得到较广泛的开展,运动技术和战术水平也较高. 非洲和大洋洲的排球运动开展比较晚,水平较低.

二、世界排球运动发展概况 从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近百年历史看,可分为两个主要发展阶段,即自行发展阶段和推广提高阶段.

(一)自行发展阶段 从排球运动产生,至1947年国际排球联合会成立,排球运动主要在欧洲,尤其是东欧各国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开展美国人发明了排球运动,但由于没有列入竞赛项目而缺乏重视.这个时期的排球运动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亚洲开展的是9人制排球,欧洲推行的是6人制排球,世界上没有统一的排示竞赛规则,也不举行世界性的比赛.可见,在漫长的52年里,排球运动只是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自行发展,进步是缓慢的.

(二)推广提高阶段 国际排球联合会成立后,6人制排球运动在全世界得到广泛的推广,运动技术水平提高很快,排球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受人们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究其原因,一是依赖于国际上处于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经济繁荣,科技进步,这是各项体育事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二是国际排联努力把排球向世界推进,并逐步修改完善竞赛规则,使排球成为世界性的体育竞赛项目.1949年举行了第1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1952年又举行了第1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从1964年起排球列为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从1965年起又举办世界杯排球赛.此外,还举行世界青年排球锦标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排球赛、世界中学生排球赛以及各种洲际比赛、杯赛、邀请赛等.通过世界性比赛,不断促进了排球技术、战术及训练水平的提高,使排球运动发展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局面.

三、当前排球技术、战术的发展趋势 根据排球运动的规律和世界排坛已形成的多强抗争的局面,以及竞赛规则修改的影响,当前世界排球技术、战术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面 主要进攻防技术全面.在比赛中,全面技术不仅可以直接得分、得发球权,而且也能直接失分、失发球权.因此,攻防技术全面,是排球运动发展规律的要求.一支高水平的排球队,要能扣能拦,能攻善防,能快攻也能强攻,并且还要在全面的基础上,形成队有特点,人有特点.此外,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心理品质、战术素养以及参加重大比赛的实战经验也都要全面,任何一方面有所欠缺的队或队员,都难以达到最高水平.

(二)高度 高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动员的身高手长,二是弹跳能力.高度是网上争夺关键的一环.自从1965年竞赛规则修改,允许手过网拦网以后,世界排坛对发展高度倍加重视.目前的世界强队,男子身高平均已达到甚至超出1.95m,女子平均身高已达到甚至超过1.80m,而且身高2m以上的男运动员担当主力的已不属罕见.另一方面,运动员的弹跳能力不断提高,男子的助跑摸高达3.70m以上,古巴女排主攻手身高1·74m的路易斯,助跑起跳摸高3.30m.当前,运动员的大型化仍有发展的趋势.长此下去,可以预见,个子矮小的运动员逐渐被淘汰,这将成为世界排球运动发展中的新课题.

(三)网前的高、快、变结合 近年来的世界比赛实战证明,单纯依靠高度和力量或只有速度和技巧的网前进攻,都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以快速多变著称的亚洲队,正在积极提高强攻突破能力;以高点强攻著称的欧美强队,正在努力运用快速多变的打法.亚洲、欧洲、美洲诸强队,都在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将高度与速度、强攻与变化融为一体,形成各自的风格和打法.目前世界排球的进攻战术,正朝着高度加速度、强攻加快攻、力量加技巧、前沿加纵深、女排男子化的方向发展.

(四)发球将更受重视 从当前排球的发展趋势看,攻防对抗的焦点在网上,而且个人进攻能力的提高和集体战术的变化多端,给拦网和后排防守带来越来越大的困难.因此,利用发球破坏对方的一传,造成对方组织进攻战术上的困难,削弱其进攻力量,为本方的防反创造有利条件,是重要的一环.同时,发球还可直接得分,攻击性强的发球可给对方形成心理压力,提高本方士气,振奋精神.从一个球队看,发球的攻击能力加强了,还能有效地促进自己接发球技术的提高.此外,第24届奥运会后,竞赛规则关于第五局(决胜局)执行得失分制的制定,使发球显得更为重要.可见,如何有效地运用发球权,特别是在决胜局的第五局中,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

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1895年2月9日,由美国麻省霍利约克城基督教青年会干事威廉.摩根发明。 起初,人们分站在网球场球网的两侧,将篮球胆托来托去,参加人数、击球次数不限。比赛中网高1.98米。这就是排球的雏形。

1896年,在美国斯普林费尔德体育专科学校举行了第一场公开比赛。

初期,排球被称为Mintonette(小网子之意)。1896年,霍尔斯泰德教授根据比赛特点,提议改为Volleyball(空中击球),即现代国际通用名称Volleyball(排球)。当时的正式用球圆周为25~27英寸(约63.5~68.8厘米),重量为9~12盎司(约255~346克)。现代国际比赛用球的材料和制作工艺有很大改变,但球的规格还和以前差不多。

历史发展

在世界

美国斯普林费尔德体育专科学校是排球的发源地,该校的基督教青年会是最早传播排球运动的组织。基督教青年会的干事、传教士、学校毕业生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军人,都是排球运动的初期传播者。

排球运动首先传入加拿大、古巴、巴西等拉美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期间传入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国家排球运动技术水平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欧洲各国从一开始接触的就是6人制排球,因此技战术水平得以长久领先。

排球运动传入亚洲始于1900年的印度。1913年第一界远东运动会把排球列入正式比赛,由于当时规则尚不完善,亚洲各国的排球运动经历了16人制、12人制和9人制,直到1950年代,才逐步过渡到6人制排球。

为适应排球运动的发展,1947年在法国巴黎正式成立了国际排球联合会,负责领导国际排球运动,第一任主席是法国人保尔.黎伯。国际排联现已有140多个会员国。

排球文化的社会价值:排球比赛隔网对抗方式最直接最富有力度地表现人的本质力量;位置轮换的比赛方式满足了人们对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追求,培养了他们在激烈竞争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突显个性张扬,为人的个性自由发展提供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