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官方报道-北京奥运会2022
1.北京奥运会呈现的5大亮点
2.北京奥运官方倒计时哪天开始的?
3.2008年北京奥运会精彩纷呈,请你以一名记者的身份写一篇报道,内容要以表现我国运动员顽强拼搏,勇夺奖牌
4.第二十九届奥运会是在哪里举行的?
北京奥运会呈现的5大亮点
亮点一:全新的世界纪录闪耀北京
北京奥运会将人类的竞技水平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据统计,共有38项世界纪录和85项奥运会纪录被改写,获得奖牌的国家和地区达到87个,大大超出上届的75个。巴拿马、蒙古、巴林等国收获了本国历史上第一枚奥运金牌。
回首16天赛程,令人印象深刻的运动奇迹很多:美国游泳天才菲尔普斯夺得8枚金牌,加上雅典奥运会的6金,他成为奥运会历史上获金牌最多的运动员;日本人北岛康介成为第一位获得4枚奥运会蛙泳金牌的选手;22岁的牙买加飞人博尔特更是挑战人类极限,连破男子百米和200米世界纪录……
似乎不用多说,北京奥运会绝对是一届高水平的运动会,运动员们在这里缔造着自己的。北京,也因此成为一座“奇迹之城”。
比屡破世界纪录更加令人激动的,是选手们的冲劲。比如,中国举重选手刘春红在已获得金牌的情况下,连破世界纪录,上演了一场6次上场、5次打破世界纪录的好戏;俄罗斯撑杆跳美女伊辛巴耶娃早早锁定金牌,仍然给自己鼓劲,勇敢地冲刺5.05米的新高度。奥林匹克,就需要这样的拼搏精神。
北京奥运会竞技水平之高、成绩之突出,在百年奥运史上也属罕见。除了运动员本身的努力和高科技装备外,北京奥运会提供的良好服务和场馆条件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说,北京尽全力为运动员破世界纪录、奥运会纪录“保驾护航”。
西班牙《阿贝塞报》8月19日发表文章说,悉尼奥运会破15项游泳世界纪录,雅典奥运会破7项,而北京奥运会改写了25项世界纪录,令人瞠目结舌,“水立方这座神奇游泳馆将载入史册”。
亮点二:独特的东方魅力感动世界
一幅精美的画卷缓缓打开,中国古代的四明尽在其中……开幕式上的这个场景令国人骄傲、令外国友人动容。美国《新闻周刊》形容说,“美得令人窒息”。
精彩绝伦的奥运会开幕式尤其令风尘仆仆从世界各地赶来的客人叹服。韩国联合通讯社的报道说,开幕式上鲜艳的色彩,强烈的对比,唯美的影像,以及结合实物与特效的前卫尝试,展现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巴西环球网在开幕式结束不久就在其首页称,中国用数千年的文化精髓和缤纷的烟火给世人展示了最美丽的奥运会开幕式之一。
著名学者葛剑雄评价说,无论是武术、风筝、飞天、昆曲、木偶、孔子《论语》、三千弟子求学等,都将中国文化的精华用通俗美妙的形式表现了出来。
不仅如此,中国文化的影子无处不在,让外国朋友感到新奇。新闻发布厅有古诗、书法和国画,餐厅里有故宫和四合院图像,公园里有风筝和戏台,有关部门还专门印发了简易汉语教材,秀水街每天都迎来如流的外国游客……
逛簋街、听昆曲和京剧、品中国绿茶、买中国商品、坐三轮车与人“侃大山”,哪怕只是学会一个中国字,外国朋友都能乐半天。为了让远来的客人在短时间内领略中华文化,首都博物馆推出了《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调集了全国26个省区市55家博物馆的169件镇馆之宝。故宫博物院和奥运文化广场也面向外宾不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
国际奥委会罗格评价说:“2008年奥运会不仅仅是一场高质量的体育盛会,还将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进行文化交流的舞台。”
专门研究人文奥运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元浦说,举办奥运会,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次重大机遇,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空前交流与碰撞。中国人的热情好客,中国的活力、开放与宽容,独具魅力的东方文化,给全世界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亮点三:国家动员力和凝聚力令人惊讶
奥运会在中国举办,也是对中国国家动员能力和凝聚力的一次空前考验。2001年北京申办奥运成功后,一项调查显示,中国超过96%的公众支持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这么高的民意基础令人惊讶。
金元浦指出,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合具有非常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社会整合功能。在刚刚过去的四川特大地震灾害中,中国在短时间内动员数十万救援人员,社会各界广泛捐款,短时间内金额达数百亿元,成为2008年最动人、最温暖的一幕。
这种精神在北京奥运会筹办和主办期间同样得到体现和延续,中国民众表现出空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国外媒体纷纷惊叹中国人对奥运会如此广泛、深入的支持与参与。法国《科学与生活》杂志报道说,为了迎接奥运,北京人纷纷学习英语。北京还动员了10万赛会志愿者、40万城市志愿者、100万社会志愿者以及20万“拉拉队”志愿者。
在往届奥运会上,耗资巨大的场馆建设往往会拖奥运会的后腿,蒙特利尔奥运会、雅典奥运会都曾出现体育场馆不能按时竣工的现象。但是,从2005年场馆建设开工起,中国人就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速度”,所有场馆都提前竣工,如期通过“好运北京”测试赛的检验。与此同时,地铁5号线、10号线等一大批基础设施也同步建成。
北京奥运会得以顺利举办,首先因为它是全民之所盼。专家举例说,在盛大的奥运会开幕式上,出场的演员达18000人,如果在以市场化运作为主的其他国家,这可能意味着一笔巨大的开支,参与者的思想也不易统一,但在中国这不是一个难题。
另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是,为了保证奥运期间的空气质量,北京及周边省区市倾尽全力,关停了方圆300公里以内可能造成污染的企业,几百万北京驾驶员自觉遵守“单双号限行,黄标车禁止上路”的规定。为奥运做贡献,即使造成一些不方便,中国民众也没有怨言。
英国《经济学家》记者金焱说,她一直想探究中国为什么拥有如此巨大的感召力、组织力和动员力,这种巨大的能量又来自哪里。她相信在奥运会顺利结束之后,自己会有一个初步答案。
亮点四:国民从金牌狂欢到享受比赛
在半个多月的体育聚会中,13亿中国人受到了一次最广泛的奥运精神的洗礼。令人赞赏的是,中国人不再简单地陶醉在金牌的狂欢中,而是在激烈的比赛中感悟着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伟大的奥林匹克情怀。
中国现代体育运动皆为舶来,探索国人的金牌情结,有必要回顾一下中国近代史:清朝末年,在被动地接受西方教育的同时,中国也开始慢慢接受西洋体育。最早只是由外国传教士、商人等进行比赛,中国人观赏。后来中国教育部门对传统运动进行改革与调整,引进西方教程,中国现代体育开始起步。
许海峰年在洛杉矶射落首枚奥运金牌后,整个中国沸腾了!一个积弱百年的大国,在经历生死涅盘之后,以崭新的面貌出征奥运便获得15枚金牌,国人精神为之振奋。金牌选手无一例外被当成民族英雄,甚至有了激励整整一代人的“女排精神”。
1988年,中国体育军团兵败汉城,仅获5金。一些群众表现出不理智,比如“体操王子”李宁就收到了刀片和绳索。那个时代,金牌成了人们衡量一名运动员爱不爱国的重要标志。此后的巴塞罗那、亚特兰大、悉尼和雅典4届奥运会,中国军团的金牌数稳步上升,在排名榜上的位置趋于稳定。而国人的金牌情结相应淡了不少。
金元浦表示,如果说奥运金牌在特殊时期确实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起到了极大的精神鼓励作用,那么如今人们对金牌的态度显得更加成熟和理智,初步实现了从“金牌狂欢”到“享受比赛”的转变。
“金牌并非一切,”金元浦说,“我们要以应有的大国气度祝贺别人取得的成绩和进步。”
在北京奥运会上,虽然中国体育代表团的金牌数遥遥领先,人们对金牌仍然渴望和期待,但人们对比赛本身的关注是空前的,比如在刘翔退赛后,中国失去了最可能得到的一枚田径金牌,但鸟巢的上座率仍然不减。
首都文明办副主任郑默杰说,在北京奥运会上,观众们为本国运动员鼓掌,因为他们是爱国的,但他们同样把掌声送给了表现杰出的外国运动员。中国观众越来越会享受比赛本身,这显示他们在努力领悟奥林匹克精神。
亮点五:服务媒体与宣传奥运的范本
2.1万多名注册记者、5000多非注册记者,中国、北京,在奥运周期成为全球媒体的焦点所在。挑剔的目光,考验着媒体服务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国际广播中心主任沙万泉在奥运开幕之前就表示,他的团队一定认真履行申奥承诺,严格遵循国际惯例和奥运会惯例,唱响“服务媒体就是服务奥运,就是服务国家形象”的口号,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地做好媒体服务工作。
其实善待媒体,从外国记者进入国门那一刻就开始了。首都机场专门设立了“奥运绿色通道”,奥运新闻中心和广播中心提供的信息不仅丰富,而且有用。在媒体村,记者们受到了很好的照顾,比如绿色家园媒体村接待记者总数为6000人,相关服务人员就达到8000人。
北京之前在申办报告中承诺,将为媒体提供一流的工作、生活条件和交通服务,以确保记者快速、高效、成功地报道奥运会。另外,在访报道中,记者将享有充分的自由。
自7月8日奥运会主新闻中心、国际广播中心和北京国际新闻中心“开张”以来,3个媒体服务中心不但按照惯例提供赛事综合信息终端、赛事电视直播、各类信息服务,还设置能提供90余种世界报刊的报刊亭、图书馆以及各种资料展示台,组织高频次、多主题的新闻发布,安排丰富多彩的媒体集体参观访活动。
此外,奥运主新闻中心还提供各种特色生活服务,比如中国式颈肩、理发、健身房等,让记者工作之余能够休息放松。在北京奥运会100多万志愿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直接为媒体服务的。
为了宣传奥运,让奥林匹克精神深入中国大地,北京奥组委继承并发展奥运会的理念,创造性地提出了“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和“科技奥运”的奥运理念,这是中国人对奥运会的又一大贡献。
在青少年群体中普及奥运,也是奥运会举办国必须履行的承诺。1988年汉城(今首尔)奥运会后,根据韩国国内的一项调查,79.1%的韩国人认为,奥运会开阔了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国际视野,增长了人们的见识。
在申奥成功7年间,一本本浓缩了奥林匹克运动核心内容的课本进入了中国城乡学校,4亿中国青少年全方位地接受奥林匹克教育,参与奥林匹克运动,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奥运期间,北京奥组委还举办了一系列教育活动。伴随着奥运赛场的激烈竞争,“更快、更高、更强”和“重在参与”的奥林匹克理念已深深地影响着每一名中国人。(程义峰)
北京奥运官方倒计时哪天开始的?
这个问题不明确啊。倒计时2000天的时候就开始有官方活动了。
我估计你是想问倒计时钟是哪天开始立起来的吧。
2004-9-21 北京奥运会倒计时钟在天安门广场启动 。
有几个大的官方活动如下:
2001-7-13 北京申办第二十九届奥运会成功
2001-12-13 北京奥组委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北京奥组委)正式成立
2003-2-16 纪念日 北京奥运会倒计时2000天
2003-7-13 纪念日 北京申奥两周年纪念
2003-8-3 景观 北京奥运会徽正式发布
2004-7-13 纪念日 北京申奥三周年纪念
2004-8-29 国际奥委会 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北京市、北京奥组委执行从国际奥委会雅克-罗格手中接过奥运会会旗
2005-6-26 景观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会口号公布
2005-11-11 纪念日 北京奥运会倒计时1000天
2005-11-11 景观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在北京发布
2006-6-21 纪念日 北京奥运会倒计时800天
2006-8-8 纪念日 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两周年
2007-3-27 纪念日 北京奥运会倒计时500天
2007-8-8 纪念日 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
2008年北京奥运会精彩纷呈,请你以一名记者的身份写一篇报道,内容要以表现我国运动员顽强拼搏,勇夺奖牌
7年前的7月13日,十三亿中国人为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而沸腾的情景犹在眼前;24年前,许海峰在洛杉矶实现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的枪声仍然难忘;76年前,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在洛杉矶奥运赛场上的孤独身影依旧能够刺痛中国人的眼睛。 从一人参赛,到13亿人共同参与,76年中国奥运史的沧桑巨变见证了中国从封闭到开放、从抗争到融合、从弱小到强大的历史性跨越,刘长春的儿子、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刘鸿图借用父亲的话来为祖国喝彩:“国运衰则体育衰,国运兴则体育兴!” 一个人的奥运抗争: “刘长春是参加奥运会的第一名中国运动员,他以代表中国而不是伪满洲国参加奥运会的行动来抗争侵略者,粉碎了日本侵略者通过派人参加奥运会来使伪满洲国合法化的图谋,这才是刘长春当年参加洛杉矶奥运会的真正意义所在。”大连市体育局副局长孙新生这样认为。 刘鸿图说:“父亲1909年出生在日本占领下的大连,年幼的他从小亲眼目睹了殖民统治下家境每况愈下的惨淡。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父亲正在沈阳东北大学就读,这激起了他的报国之志。因而,当日本人宣称刘长春将代表日本人操纵下的伪满洲国参加奥运会时,父亲义正辞严地发表声明:‘……苟余之良心尚在,热血尚流,则又岂可忘却祖国而为傀儡伪国作马牛耶!’” 刘长春是抱着与日本侵略者抗争的壮烈心态去参加奥运会的,但是祖国的封闭和弱小却使他差一点报国无门。当时的民国以“经费不足”为由,无视民间提出参加奥运会的呼声。依靠张学良捐出的8000银元,刘长春经过长途跋涉,代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出现在1932年的洛杉矶赛场。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比赛,虽然刘长春在100米、200米两项比赛的预赛中即遭淘汰,但他用自己的抗争,很好地契合和形象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的参与精神。 112枚金牌的奥运突破: 参加了两届奥运会的刘长春无法凭借一己之力摘掉强压在中国人头上的“东亚病夫”帽子,落后的旧中国甚至让这位中国奥运第一人很难维持自己和家人的生计。 新中国成立后,刘长春以体育教师和田径教练的身份重返运动场。19年,中国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担任中国奥委会副的刘长春有感而发:“旧中国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到处受辱,那时我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外国的国旗在奥运会上升起;今天,祖国富强起来了,中华民族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腾飞的日子已经指日可待了!” 年7月29日,距刘长春留憾去世一年之后,距他首次参加奥运会整整52年,在他成为中国奥运第一人的洛杉矶,许海峰获得了中国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实现了“零的突破”。 可以告慰刘长春的是,不但“东亚病夫”的旧痕迹早被彻底抹掉,而且中国人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经比解放前的35岁翻了一番还多,近3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扣除物价因素分别增长了6倍以上;而且从第一金开始,中国奥运代表团在6届奥运会上已经夺得了112枚金牌,世界甚至纷纷在猜测,中国是否会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得金牌总数第一。 十三亿人的奥运梦想: 76年前,刘长春用参加奥运会宣示中国的不屈;24年前,许海峰用奥运第一金见证中国的兴盛;如今,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目标,将使十三亿东道主成为北京奥运会的真正参与者。 “如果说,刘长春参加洛杉矶奥运会的政治意义高于体育,那么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就还原为体育,开放、强大的中国用这样的方式展示自己与世界的融合。”沈阳体育学院教授于秀表示。 奥运,不再是一个人的梦想,而成为十三亿人的共同梦想,因而,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一刻,偌大的中国成为欢乐的海洋,多少人彻夜无眠;因而,10万个赛会志愿者的名额才会引起100多万人报名角逐;因而,十三亿人身体力行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 于秀说:“2008年中国遭遇了特大冰灾和特大地震灾害,但是正像温总理在北川中学写下的‘多难兴邦’,中国的强大步伐会一如既往地坚定,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而在北京举办奥运会,将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中国更加开放的形象。” 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雅典奥运会火炬接力项目负责人戴恩·佩奇认为这一主题没有单独强调中国,而是表现了世界融合的概念。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信仰、不同肤色、不同语言和民族的人们相聚在一起,奥运村就是小小的地球村。以奥运为媒,十三亿中国人敞开胸怀拥抱世界,正如何振梁在7年前申奥陈述时所说,奥运会在北京的成功举办必将创造历史。 中国的奥运年,总会有许多感人的故事,观看了**《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该片是取材于中国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经历的故事片,看后震撼人心。难怪国际奥委会罗格也欣然为影片题写了英文片名“the one man olymaics”。 **以惊险样式再现了1932年,拍摄的困难程度不亚于武打片,东北短跑名将刘长春拒绝代表日本扶植的满洲国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含泪告别妻儿,躲避关东军的一路追杀逃到北京,找到东北大学校长张学良,决意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张学良将军资助他8000千大洋购买船票,经过海上漂泊23天,克服层层险阻,他单刀赴会,代表四亿中国人站在奥运跑道上,“中国人来了!” 故事很简单,就是通过刘长春一个人去参加奥运会,向世人表达了一个民族不甘落后不甘屈辱追赶世界的意志。如果用六个字来概括,就是感性、感动、感人。 感性的主题,以和平参与的方式巧妙的化解战争和仇恨。因为当时的外界条件,中国的东北被日本侵略,众所周知的原因,很多时候我们在看到这部分主题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强烈的爱国心和敌对情绪。而影片巧妙的化解了战争,没有引发更多的仇恨。将重心转移到了刘长春赴奥运的本身上,让观众感受到了这种爱国和参与奥运会的积极性。 感动的故事,以众人从反对到支持表现对奥运会的期盼。影片每一个环节的设制,都是为了表现出刘长春一定要去参加奥运会的决心,从父亲一开始对儿子的不理解,到看到日本汉奸追到家里的真正本质,勇敢的对儿子说出了最真挚最感人的话;从同学关戎波的无辜牺牲,感到到了一个民族在落后状态下被人屈辱的无耐;从姚可秀抗议的被打和误解,促使刘长春一定要代表中国去参加奥运会的决心;从妻子姜秀珍从等待到支持的感人场面,刘长春感受到了最无穷的动力。 当然,这些身边的人,从开始的不支持到最终的改变观念,都表现出了国人对奥运会的期盼,对和平的期盼,对中国强大的期盼。 感人的场景,以海上漂泊的艰苦条件来表现优秀的品质。影片的画片很美,尤其是船上刘长春的深夜训练,以及和美国人的打赌,都看到了一个热血青年为了国家的荣耀而战的决心,尤其是主题曲由成龙主唱,而影片中大量的音乐用国际元素,也时而出现中国的传统音乐元素,让人更加感受到影片没有局限于中国,而是更加国际化。 导演侯咏是很多名导的御用摄影,用独特的眼光诠释出《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内涵,尤其是一些细节的处理,比较喜欢。同样他也透露,之前的剧本是讲述刘长春的事迹感动了奥运志愿者美国姑娘索菲,他们相互约定待中国举办奥运会,索菲来中国志愿服务,然而69年的等待,中国人终于赢得举办权,索菲不顾年事已高,沿着刘长春当年单刀赴会的路线,来中国赴约,遗憾的是没能见到刘长春,她却看到了繁荣昌盛的中国……很人点泰坦尼克的感觉,但这个剧本后被彻底否定,改成了现如今以刘长春为第一人称的状态。 同样,影片因为很主旋律,所以最终还是没有拘泥于很多的条条框框内,没有放得开,也影响到了影片的整体效果。 在日本访问时指出:“奥运会时隔20年第三次在亚洲举行,北京奥运会不仅属于中国人民,也属于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亚洲人民,属于世界各国人民。”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从国际奥委会将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主办权授予北京的那一刻起,世界便期待着中国的精彩回答;当取自希腊奥林匹亚的圣火在北京点燃,中国成为人类传递共同理想的新一站。人们可以将此看作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光荣,看作再圆奥林匹克梦想的亚洲人民的期待,同时更应当看作奥林匹克大家庭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明证。 奥林匹克运动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世界上没有哪项活动能像奥运会这样,让参与者抛除歧见,为了共同的目标汇聚在同一个跑道上;没有哪个盛事能如奥运会这样,让人们不分性别、国籍、民族、信仰,为了共同的梦想在同一座平台交流对话。对于人类而言,奥林匹克是一种倡导“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精神,更是一种追求“和平、友谊、进步”的共同理想。这就是为什么国际奥委会的成员比联合国成员还多;也是为什么奥运会能如此广泛地点燃世界各国人民的。 为人类创造一个寻求和平、友谊的载体,这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光荣所在;为世界搭建一个对话、交流的平台,这是奥运会主办者的职责所在。经过了20年的等待,奥运会再次来到了世界的东方,来到了一个占世界1/4人口的国家。“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会之所以将主题确定为此,正是因为中国深深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认同人类追求美好未来的崇高价值,渴望在进一步开放中更好地融入世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7年来,中国为举办北京奥运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共同理想,都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是中国的承诺,更是世界的期盼。北京奥组委不断充实的外籍专家队伍,积极参加服务奥运的外国志愿者,火炬传递中赤脚追随圣火的坦桑尼亚孩子们,踊跃报名来华报道北京奥运会的各国记者……这一切,让人们再次看到奥林匹克理想凝聚人心的力量,看到奥林匹克精神超越一切的魅力,充分说明北京奥运会不仅属于中国人民,更属于世界各国人民。 相信即将到来的北京奥运会,将更充分地展现世界人民的团结和友谊,展示人类卓越的精神和品质,为奥林匹克运动增添更多的荣耀,为人类和平发展书写新的篇章。f
第二十九届奥运会是在哪里举行的?
第二十九届奥运会是在北京举行的。
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又称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整在中国首都北京开幕。8月24日闭幕。
详细介绍: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拥有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奥运年。
经历了1991年申奥失败之后,1998年,中国又一次重整旗鼓,北京第二次申奥,并成为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五大候选城市之一。这一次,中国牢牢把握住机会,将圣火接到了龙的故乡。
北京奥运会是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留下辉煌一页的体育盛会。共有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余名运动员参赛,设28个大项302个小项。有21600名记者报道本届奥运会。
- 上一篇:今天欧罗巴联赛分析预测-今天欧罗巴联赛分析
- 下一篇:迪亚涅英超-英超迪亚洛劳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