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赛事赛况

文章内容

赵蕊蕊04雅典奥运会-赵蕊蕊雅典奥运会

tamoadmin 2024-10-14
1.赵蕊蕊为什么宣布退役?2.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排最佳阵容3.女排名将赵蕊蕊接受专访,年近40还是单身吗?4.奥运冠军赵蕊蕊:女排精神为什么总让我们含着泪水

1.赵蕊蕊为什么宣布退役?

2.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排最佳阵容

3.女排名将赵蕊蕊接受专访,年近40还是单身吗?

4.奥运冠军赵蕊蕊:女排精神为什么总让我们含着泪水

5.含金量更高的女排奥运冠军是哪个?雅典还是里约?

赵蕊蕊为什么宣布退役?

赵蕊蕊04雅典奥运会-赵蕊蕊雅典奥运会

赵蕊蕊职业生涯最严重的一次伤病发生在2004年,在那之前,她的职业生涯很是顺利,多次在世界大赛中有着出色的发挥,运动天赋展现的淋漓尽致。

但是在2004年3月,赵蕊蕊却在训练中不慎骨折,不得不进行休养。雅典奥运会,陈忠和教练考虑到之前的优异表现,选择将赵蕊蕊带到奥运赛场上。但是不幸却再次降临,还未完全康复的赵蕊蕊执意要在比赛中首发出场,结果再次骨折离场。这对于中国女排和赵蕊蕊个人来说都是极大的不幸,好在中国女排最终神奇夺冠。

2005年4月21日,赵蕊蕊在上海接受了手术,拆除一年前在她第一次骨折时在右腿中放置的钢板,病床上的"高妹"一直在憧憬着手术之后,尽管站在赛场上。

2007年2月1日,赴美再次进行手术。经过前女排功臣郎平的介绍,赵蕊蕊和队友冯坤一起赴美疗伤,而医生的无情判决令赵蕊蕊的心情冰冷到极点:你的骨头并没有长结实,如果你想毫无后顾之忧,则还需要接受一次加固手术。而这次手术让一块钢板永久的留在了赵蕊蕊的右腿。

2008年2月24日,伤愈的赵蕊蕊进入中国女排漳州奥运备战14人大名单,2月24在与来访的古巴女排首场对抗赛中,赵蕊蕊复出帮助中国女排以5-0横扫对手,这一场比赛她拿到了14分。2008年4月3日,结束了性别大战的中国女排奔赴湖南郴州进行奥运备战,然而在刚刚抵达的第一天,赵蕊蕊就出现脚踝扭伤,不过庆幸的是问题不大,很快就恢复了。

北京奥运会后,赵蕊蕊退役,一代天才副攻手就此淡出世界排坛。但是蕊蕊是否会重回赛场尚不得而知,人们充满期待。赵蕊蕊曾经被女排界誉为世界第一副攻,2003年时处于巅峰状态的她至今仍无其他副攻可超越。虽然赵蕊蕊伤愈复出后实力较之前大打折扣,未能重现当年所向披靡之势,但是作为一代世界名将,她在黄金一代的战斗生涯中还是留下了浓重一笔。

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排最佳阵容

2004年奥运会女排最佳阵容为;

主攻;俄罗斯的加莫娃,中国队杨昊。

副攻;中国队刘亚男,俄罗斯的索科洛娃。

接应:中国队周苏红

二传;中国队冯坤。

自由人;中国队张娜。

最佳队员MⅤP为中国队冯坤。

最佳教练为中国队陈忠和。

女排名将赵蕊蕊接受专访,年近40还是单身吗?

赵蕊蕊就外界以及球迷们的一系列疑问,做出了回答。赵蕊蕊是女排名将,2004年,她跟随中国女排夺得了雅典奥运会金牌,2008年,她随队获得北京奥运会铜牌。

赵蕊蕊身高1.97米,她曾有“中国女排第一高”之称,当然,现在不是。赵蕊蕊的排球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因为曾多次受伤,她也有“玻璃美人”之称。其中,对她排球生涯影响最大的一次伤病,是在2004年。备战雅典奥运会,队内集训,赵蕊蕊拦网不慎受伤,被诊断为疲劳性骨折。在雅典奥运会首战,赵蕊蕊右腿再次骨折。

赵蕊蕊的伤病,和陈忠和指导有很大的关系。时隔多年后,赵蕊蕊在接受专访时,称已经释然。对陈导,赵蕊蕊并没有怨恨可言,她说一切都归结于命运。这是赵蕊蕊的命,也是陈导的命。在接受专访时,赵蕊蕊被问到为什么会转型成为作家。赵蕊蕊的回答很清晰,她说:原来也没有想那么多,只是觉得别人能做,我觉得我也可以。我有很多天马行空想象的东西,我也想把它记录下来。

这是赵蕊蕊写作的初衷,接触写作后,赵蕊蕊一发不可收拾。她虽然不是女排队员中,成就最高的那位。但她绝对是女排队员中,文笔最好的那位。

另外,赵蕊蕊也说道,她还有其他工作,写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她的收入来源也并非来自于写作,她认为写作是她追逐理想的一部分。她还说道:我一直觉得先生存后生活,如果我连一日三餐都解决不了,我还谈什么理想。所以我觉得在有了一定的基础和保障后,再去有更多的经历包括实力,去追逐自己的梦想。赵蕊蕊的一番话,也算是对年轻人的一些忠告,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专访中,赵蕊蕊还谈到为何一直未婚,她说:婚姻就跟选鞋子一样,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在她这个年纪,一定不会去委曲求全。

不得不说,赵蕊蕊拥有非常丰富的内心世界。年近40仍然单身的她,并不慌。要说她不焦虑,这并不现实。但,在此之前,一定不能委屈自己。值得一提的是,赵蕊蕊在夏天还曾推掉了最火的综艺节目邀约,网络上还有一大群黑子,说赵蕊蕊喜欢蹭热度。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赵蕊蕊自己也说道:她并不喜欢发微博,朋友圈也是几个月才更新一次。但为了那些可爱的小粉丝,赵蕊蕊才会通过社媒,来分享自己的状态和感悟。赵蕊蕊,活得真实,她就像这个浮躁功利社会中的一股清流。祝福赵蕊蕊,勇敢做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加油!

奥运冠军赵蕊蕊:女排精神为什么总让我们含着泪水

有人说,在中国 体育 史上,几乎没有谁能连续40年受万众瞩目。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女排曾创造“五连冠”的辉煌。“五连冠”也被赋予了冠军之外的更多内涵,并最终归结为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延续至今。近日,奥运冠军、前女排国手赵蕊蕊采访几代排球人,挚诚写就的新书《排球魂》由译林出版社出版面市。从带领中国女排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袁伟民、郎平等前辈,到一起挥洒青春、共担苦楚的冯坤、王一梅等战友,赵蕊蕊用细腻动人的笔触书写排坛往事、诠释女排精神。

中国女排庆祝2003年世界杯夺冠

1981年,赵蕊蕊出生于江苏南京,18岁即入选女排国家队,其一米九七的身高为她赢得了当时“中国女排第一高”的美誉。十几年的国家队生涯中,赵蕊蕊和队友一起,斩获2003年女排世界杯冠军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是中国女排“黄金一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退役之后,赵蕊蕊虽然离开赛场,但并未离开排球。在她看来,排球人有那么多精彩的故事,每一个人的经历都值得写成一本书,她应该做点什么,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为此,她提前确定采访目标,规划采访行程。由于要采访的人物众多,地点也不集中,除了登门拜访,她还趁女排聚会或受邀观赛的时机,利用夜晚不被打扰的时间,与受访者深入交谈。北京、香港、杭州等多地奔波后,赵蕊蕊完成了对包括袁伟民、郎平、陈忠和、冯坤、王一梅在内的几代排球人的深度采访,记录他们的 情感 和故事,以亲历者视角诠释排球精神。2021年是中国女排首夺世界冠军四十周年,《排球魂》一书的出版,既是对往日荣耀的回望,更是对排球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郎平教练和赵蕊蕊,摄于2004年雅典奥运村

谈及《排球魂》前期的素材收集过程,赵蕊蕊坦言,与其说是采访,不如说是纯粹的聊天和叙旧,充其量是在叙旧时会夹带着做些提问罢了。“在记录的整个过程中,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真诚和信任。他们每一个人都毫无保留地对我畅所欲言,没有一丝怀疑和担忧,更不曾有过丝毫的顾虑和犹豫。出于对我的信任,他们甚至都不需要我保证什么,就和我说着掏心窝子的话。而最让我动容的是大家的眼泪,每一个人在受访时都红了眼眶,还有不少人在我面前肆意地落泪。那些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随着滚落而下的泪珠,总是灼得我心痛不已。”

每到这时,赵蕊蕊的脑海中总会划过一句话——没有毫无缘由的命中注定,只有勤勤恳恳的默默耕耘。

赵蕊蕊和周苏红是多年的室友,摄于2003年

在写作期间,惆怅与悲伤是常常会倏然袭来的一种情绪。“因为几乎他们每一个人都对当年的记忆产生了模糊的感觉,特别是听到老女排的前辈们回忆往事时,她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却没有一个人能完整又准确地叙述出曾经的点点滴滴。看着她们日常互怼,笑得像孩子般灿烂,我的心反倒是极痛又复杂的。许多细节已经无从考究,不光事件,连最初的心情也可能随着时光的流逝,与所有珍贵的回忆一起被尘封和埋葬了。”

不知何时起,赵蕊蕊从最开始单纯地为了记录而写,慢慢地,觉知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记录任务,而是一种莫名强烈的使命。她说:“当我在电脑里敲上终章句号的瞬间,我竟不自觉地深深呼了口气。那种如释重负之感,既微妙又令我自豪。虽然,从采访,到听录音,将每一个字记录纸上,再将其中的精华整理成文字,整个过程对我来说是件很辛苦的事情。但看着他们每一个人在我的笔墨下,在众人面前展现出他们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时,我觉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2009年夏,郎平与赵蕊蕊及赵蕊蕊家人的合影

赵蕊蕊从采访而来的材料出发,以亲历者的立场书写排坛往事,既有对中国女排五连冠荣耀的回望,也有和教练、队友一起再登世界之巅的奋斗拼搏:袁伟民把所有的热情和一生的热量都献给排球事业的人生,陈忠和从陪打教练到“冠军教头”的经历,郎平弥足珍贵也足够精彩的执教点滴,孙玥为了心中责任和本分的坚守,杨昊因为深爱所以坚持的内心,冯坤由排球而结缘的跨国爱情,“大炮”周苏红风风火火不甘人后的性格,“小尾巴”王一梅不加修饰的纯粹与真实,还有汤淼身经磨难但乐观康复的心路历程……

赵蕊蕊在书中记录了很多训练比赛中的细节,这些细节大多不为观众所知,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能写下。比如,陈忠和主教练在日常的训练中“批评多过夸奖”,面貌和善的他,总是“利用各种‘方法’打击队员”,以磨砺她们的心智,直到队伍解散之后,他才亲口表扬这一批队员,队员们也才知道他的良苦用心;郎平指导在执教过美国女排后,深刻体会了中美两国队员在训练和比赛态度上的不同,再次接手中国女排时,更加理解队员身上的使命与压力……赵蕊蕊以“局中人”的视角,深入书写排球人的方方面面,将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娓娓道来,向读者展现更加真实、更加立体的排球人形象。

中国女排首夺世界杯合影

袁伟民是世界排坛的传奇人物,中国 体育 的****。他在中国女排教练位置上干了8年,在第4年才出成果,但此后一发不可收,直干得轰轰烈烈,闻名天下,并把“女排精神”带成了时代象征。在《排球魂》中,赵蕊蕊不仅向读者描述了一个80岁老人的退休生活,而且还对袁伟民当年极其严苛的训练作了回忆。书中写道: “‘对自己狠一点儿,再狠一点儿。’此时,我想起陈忠和指导以前在我们疲累不堪到几乎要倒下时说的话。如果要寻找这话的出处,或许能追根寻底到袁导这里。运动员出身的人,骨子里本就有一股天生的倔强和执拗劲儿。在老女排那个各方面都相对匮乏的年代,‘只有付出超人的代价,才能取得超人的成绩’这种‘对自己狠一点儿’的精神,尤其显得光芒四射,令人动容和感佩。袁导对精神和作风的要求极其严苛,从1976年组队开始,他就狠抓训练作风,从每个人、每堂课、每个球做起,要求大家在每天的训练中都要有紧迫感。进到球场就要精神饱满,不能站没站相、练没练相,不符合质量过不了关,完不成指标就不下课。就拿捡球这么一件小事来说吧,袁导要求队员一律要跑步完成。这个要求一开始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有的队员因为累就慢吞吞地捡球,袁导于是一边做思想工作讲道理,一边做了强制性的规定。有时候在密度很大的训练中,故意只使用十几个球进行训练,同时要求供球不能中断。这个策略使场上没有一个闲人,每个人都情绪活跃,思想集中,训练节奏紧凑有序。这不但培养了彼此之间的互相关心,还加强了人人为集体的好思想。”

细节决定成败,从捡球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上,体现的不光是对细节的精雕细琢,更是一份对团队凝聚力的敬意和执着。为什么那么多人喜爱中国女排,在赵蕊蕊看来,绝不仅仅因为中国女排总是能给国人带来荣耀和惊喜这么简单,而一定还有那在平凡中追求极致的纯粹吧。

赵蕊蕊和朱婷,摄于2018年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排球魂》还收录了60幅珍贵照片,绝大部分由受访者提供,此前从未公开。这些照片不仅包括五连冠老女排首夺世界杯时的合影、2003年中国女排斩获世界杯之后的合影等荣耀时刻,更记录了几代排球人在训练场和赛场上的艰苦奋斗与飒爽英姿。

含金量更高的女排奥运冠军是哪个?雅典还是里约?

2004年雅典奥运会是中国女排重返世界巅峰的代表性赛事,在奥运会前唯一的高大化副攻赵蕊蕊因伤一度缺席了很长时间的训练,好在伤愈归队却在首场比赛再次重伤,提前退出了奥运会的比赛。中国女排场上队员最高的张萍只有188,平均身高也是那届奥运会最矮的一队,不过全队技术全面无角,让对手找不到任何破绽。

中国女排在黄金一代时期的战术是最为复杂的一批队员,一传体系就是世界罕见的接应、副攻加自由人三人一传模式,放在现在副攻接一传恐怕会被追发成筛子,一传铁三角周苏红、刘亚男和张娜在稳定一传的基础上,进攻多变性就显示出了威力,周苏红和副攻配合的双背飞、前交叉独步天下,令各队难以防范,副攻自身的时间差、短平快、背飞背快都有各自的节奏,张萍的后排进攻和大力发球也非常有特点。主攻不但4号位和后排有进攻,切到3号位的进攻也有很高的成功率。二传冯坤更是在防反过程中化身接应,多次打出漂亮的调整强攻。

雅典奥运会与最强对手美国队、卫冕冠军古巴队、中北美洲的多米尼加队、欧洲霸主俄罗斯队以及欧洲落选赛的冠军德国队同组,相对于另外一个小组,这个组的实力明显更强,结果中国女排小组赛取得了4胜1负,仅仅2-3被卫冕冠军古巴女排赢下一场。1/4决赛开始连赢日本、复仇古巴,决赛2局落后神奇逆袭战胜俄罗斯,比赛过程中眼花缭乱的配合、赏心悦目的战术攻,打得掷地有声,决赛更是被看做奥运会女排的经典之作。

里约奥运会尽管中国女排小组仅列第4,一路战胜了卫冕冠军巴西女排、半决赛和决赛复仇荷兰、塞尔维亚夺得冠军,里约周期还是朱婷个人实力超群,挽救了多次濒临险境的中国女排,她最终也凭借攻防两端的能力获得了MVP,几乎每一场都是得分王,而且她的得分几乎都出现在最关键的局末,双方正在较劲的情况下,朱婷的个人表演在中国女排的里约之旅中起到了决定作用。

女排是个集体项目,核心作用不可或缺,但是其他人的发挥也是非常重要,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靠的就是全队各个位置的多点开花,含金量固然要高于里约奥运会。

3个奥运冠军,洛杉矶、雅典、里约,我认为还是里约,小组赛2胜3负,8进4淘汰夺冠呼声最高东道主巴西,半决赛复仇荷兰,决赛复仇塞尔维亚。先输后赢,显示郎平执教的功利。其次雅典,在赵蕾蕾缺阵情况下,决赛0:2落后俄罗斯,连扳3局,夺得金牌。第三是洛杉矶,郎平对海曼之争,小组赛中美打成1:3,决赛打成3:0,记忆深刻的是第一局14:14时,候玉珠上场发2球都得分,16:14取胜打开胜利之门。

我认为是希腊雅典奥运会,陈忠和带领的中国女牌攻守平衡,个个都是女杰,冯坤,周苏红,王丽娜,徐云丽,

里约奥运会,这届奥运会女排是置之地而后生。

前面的比赛一直输,面对东道主巴西队退无可退时,拿出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勇气。啃下来这个硬骨头。

后面自然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冠军

我认为是雅典奥运的女排冠军,当时俄罗斯2:0领先,第三局23:21,当时大多数人都以为俄罗斯3:0赢下比赛了。

转折就在这里,中国女排虽然落后,但并没有放弃,很快追到23:23 ,这个时候,俄罗斯的心态发生了变化,连续出错,中国女排赢了第三局。

之后,再接再厉,连赢三局,3:2赢下冠军。

我觉得根本没必要去做对比,因为这两个金牌各有各的不易。雅典奥运会的决赛确实打得比较艰难,而且从中也看到了中国女排坚持不懈的顽强精神。但里约奥运会的金牌得来的又容易吗?中国女排在小组赛上开场不利的情况下,战胜了强劲的东道主,虽然后来的决赛上打塞尔维亚显得没那么困难。但,与巴西争夺四强的那场比赛,不也体现出女排顽强拼搏的精神了吗?那场生之战和雅典那场决赛也同样展现出女排的奋斗与精彩,所以我认为,这两块金牌同样的沉甸甸,它凝聚了姑娘们多少的汗水与泪水,饱含的是中国女排永不磨灭的经典!

个人感觉是里约奥运会,拼出了女排精神,让更多人喜欢上这帮女孩

这问题太好回答了,当然是里约了,既然能进来看这答题,都知道为什么,所以,在此也不浪费口舌了,我想也没人反对吧!如真有人反对的话,只能说这人是超级杠精,这种人你说最多也没用!

雅典

里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