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比赛数据分析-欧冠统计表
1.如何看待欧足联取消欧战所有客场进球规则?
2.如何评价梅西与C罗之间的欧冠淘汰赛?
3.欧冠:巴黎淘汰拜仁晋级四强,是实力还是运气?
如何看待欧足联取消欧战所有客场进球规则?
根据欧足联数据显示,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主客场对于比赛的影响越来越小。近50年来,主队的胜率从61%下降到了47%,客队的胜率从19%上升到了30%。主队的进球数从平均每场2.02个下降到1.58个,而客队的进球数则从0.95个上升到1.15个。
女子比赛方面,主客场的差距则更小。根据欧足联从2009-2010赛季开始的数据统计,女子欧冠比赛中主队平均每场进球数为1.92个,客队的进球数为1.6个。
欧足联分析认为,许多因素都促进了主场优势的削弱,比如更好的球场质量、更标准的球场大小、更好的球场设施、更高的安全条件以及对裁判更好的保障等等。
如何评价梅西与C罗之间的欧冠淘汰赛?
C罗成欧冠大场面王 梅西到底差在哪梅西C罗无疑是当今足坛最闪耀的两大巨星,关于这两位球员之间的对比、争议自然也是人们绕不开的话题。随着本赛季西甲、欧冠进入收官阶段,梅西的巴萨和C罗的皇马在前进的道路上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梅西的巴萨已经基本锁定了西甲冠军,但在欧冠中被淘汰出局;C罗的皇马则在欧冠中持续挺进,但早早失去争夺西甲冠军的希望。与所在俱乐部的情况类似,C罗和梅西的表现在两片战场上也似乎是各有侧重的:在西甲赛场上,梅西已经打入29粒进球,高居联赛金靴榜榜首,而C罗则打进23粒进球;而在欧冠赛场上,场场进球的C罗已经打进15粒进球,让梅西的6粒欧冠进球显得平庸了起来。虽然二人在不同的战场上展现出对对手的优势,但近来这两位巨星的风评却呈现出不同的态势:有望率领皇马收获“欧冠三连冠”荣誉的C罗成为“老而弥坚”的典范,在欧冠中被罗马逆转淘汰的梅西则成为许多人批评的对象。一些人认为,在欧冠淘汰赛这样的“大场面”上,C罗是强于梅西的,梅西不具备C罗关键时刻“站出来”的能力。那么,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呢?两名球员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自然无法通过量化成具体的数字来进行比较,但我们却可以从二人的一些数据上进行分析。而从欧冠“大场面”比赛的数据上分析,C罗对梅西的优势就是显而易见的了。在过去5个赛季的欧冠赛场上,皇马拿到3冠军,2次止步四强;而巴萨则拿到1个冠军,1次止步四强,3次八强战被淘汰,C罗从成绩上就形成了对梅西的领先,而在个人表现上,C罗在“关键比赛”的数据也压制了梅西:自2014-15赛季欧冠半决赛巴萨面对拜仁首回合梅开二度以来,梅西再也没有在欧冠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和决赛中进过球,而C罗则在这段时间内打进了16粒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和决赛进球(四分之一决赛进球11粒,半决赛进球3粒,决赛进球2粒)。那么为何会说梅西仅是在“大场面”比赛上表现不及C罗呢?是因为梅西在欧冠中的整体数据并不落后于C罗太多,在梅西参加的125场欧冠比赛中,他已经打进100粒进球,场均进0.8球的效率并不比C罗(150场进120球,场均0.8球)差,二人在小组赛阶段的进球数也同为60球。C罗领先于梅西的20粒欧冠进球,恰恰就是二人在欧冠淘汰赛上的数据差距。那么,C罗和梅西之间为何有如此明显的欧冠淘汰赛差距呢?话句话说,为何梅西在“大场面”比赛中的数据会落后于C罗如此之多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C罗和梅西在球场上的定位不同。近年来,C罗逐渐从过去脚法华丽的“边路爆点”转变成更加功能化、更偏向于得分的终结者,而梅西则逐渐从锋线“魔术师”后撤成为前场“万花筒”,组织、梳理、助攻、进球都要兼顾,终结能力自然受到影响。而二人这种转变也是历史推进的必然结果:在拥有莫德里奇、克罗斯、卡塞米罗等顶级中场做为支撑的皇马阵中,C罗不需要太多分心于持球推进、组织进攻等方面,可以在强大中场身前专心完成破门得分的任务;而巴萨在失去哈维、伊涅斯塔和布斯克斯年龄逐渐增大的情况下,中场掌控力已经有所下降,如果梅西依然坚持顶在锋线上,已经不再强大的中场将失去控制力,梅西、苏亚雷斯等球员无法得到足够的支持,巴萨的整体运转将受到极大影响,此时巴萨只得将梅西拉回到中场,承担一部分组织任务,巴萨才不至于“首尾失联”。其次,在C罗、梅西球场角色产生变化后,二人在欧冠淘汰赛这样的“大场面”比赛中拿出不一样的数据也就不足为奇了。在C罗化身为“终结者”后,“盯防C罗”就成为让对手们最为头疼的难题:若派多人重点盯防C罗,则势必让本泽马、伊斯科、莫德里奇、巴斯克斯等人获得更多的空间,以这些皇马球员的实力为基础,强如尤文、拜仁等球队也不敢用更少的人数去对抗C罗的队友们,更何况,以C罗的无球跑位能力,对手派2个人真的盯得住吗?而梅西的情况则简单得多,对手大可以掐住梅西,从而限制巴萨的整体运转,毕竟就算中场放掉老迈的伊涅斯塔、布斯克茨,这2人也很难产生足够的威胁。这样的策略在整体实力稍弱的西甲赛场上,威力自然比较小,毕竟伊涅斯塔、布斯克茨们的能力仍是西甲顶级,但在欧冠淘汰赛这样的强强对话中,二人因年龄偏大带来的能力劣势就成为强大对手可以用来做文章的点。除了梅西C罗在技术层面的区别,让C罗在“大场面”比赛中显得比梅西更强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二人因性格不同而展现出的“精神力”。C罗和梅西在球场上的情绪表现差异很大,C罗显得十分张扬、更情绪化,而梅西则比较内敛、更稳定。在皇马的比赛中,C罗进球后会霸气庆祝,射失后也会一脸懊恼,球队领先时C罗会十分活跃,球队落后时C罗也会更激动,同队友争论,鼓舞队友加倍拼搏;而在巴萨的比赛中,梅西则更低调、更稳得住,无论场面上形势如何,梅西似乎都不会把自己的喜悦或焦急流露在表面上,而是继续默默踢球,试图用表现来扩大优势或扭转劣势,这样的性格一方面变成了巴萨的“定心丸”,另一方面也让巴萨在逆境时找不到“主心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二人表现不同的一个因素。不过,梅西C罗的差异并没有完全阻碍他们成为伟大的球员,他们仍然是这个星球上最好的球员,只不过我们会更加期盼二者能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弥补自己的劣势,带给世界更精彩的足球和更激烈的对决。我们也能在未来更加自豪地说:我们见证过一个属于C罗、梅西的伟大的时代。
欧冠:巴黎淘汰拜仁晋级四强,是实力还是运气?
巴黎圣日耳曼以一定的优势、合理的规则战胜了拜仁慕尼黑。运气固然很重要,但如果没有实力为基础的话,那你再强的运气也不能让你逆天战胜超强的对手。
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看看这次巴黎圣日耳曼怎么赢得实至名归:
第一点,球队自信所带来的客场的巨大胜利。在上一场欧冠比赛的时候,巴黎圣日耳曼就敢强势出击,在拜仁慕尼黑的主场掀起了一阵阵攻势,这对于常规比赛来说是带有一定风险性的,毕竟你去到的是人家的主场,环境场地饮食睡眠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下,客场作战的对手一般来说都相对保守,蹲守后防防守反击更有效,没想到的是巴黎圣日耳曼攻得比拜仁慕尼黑还要猛,虽然最后以2比3的比分失利,但这种在客场有进球的心理微弱优势将会有很大的影响。
第二点,主场的优势。回到主场的巴黎圣日耳曼,无论是战术上还是技战术上的选择,对比拜仁慕尼黑来说,更胜一筹,这都是来源于自己实力的肯定,面对拜仁慕尼黑这样的强队,如果没有绝对的实力基础,落后一球是无比艰难的,事实告诉我们,巴黎圣日耳曼在如此情形下,依旧踢得比拜仁慕尼黑有活力,也更有进攻性,因此,能拿下这场胜利也属于情理之中。第三点,管理层的团结。相比较对面,巴黎圣日耳曼的管理层可谓团结一心,无论是赛前还是开赛期中,都给以球员还有主教练绝对的信任,这是构建球队凝聚力最好的体现。而拜仁慕尼黑这一年来,混乱分裂的局面,赛前体育主管萨利对博阿斯的抛弃,都表明这只球队,虽然在硬实力上跟巴黎圣日耳曼没多大差距,但软实力已经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