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有关的歌,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
1.中国是在哪一年申奥成功的,有什么影响?
2.申办2000年奥运会时朝鲜真的没有投票给中国吗
3.2000年奥运会申奥大使是谁?
中国申办奥运会是从1991年开始的。到2001年才申奥成功。
1、1991年3月18日,北京奥申委宣告成立,在北京举行了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从此,开始了艰苦的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工作。
2、1993年9月23日的蒙特卡洛国际奥委会第101次会议上,中国以两票之差落选。
3、1998年11月,国家决定由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1998年11月2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向中国奥委会递交申请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书。 1999年4月7日,经中国奥委会批准,北京市正式向国际奥委会递交申请书。萨马兰奇主席在国际奥委会代表该组织正式接受北京的申请。
4、 2000年8月28日19时39分,中国北京成为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候选城市之一。一同进入候选城市的还有: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日本大阪、法国巴黎、加拿大多伦多。
5、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第112届全体会议投票选出北京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
中国是在哪一年申奥成功的,有什么影响?
北京1993年申奥失败“一票之谜”
1993年9月23日,当萨马兰奇宣布,北京仅以两票之差丧失了2000年奥运会举办权的时候,许多人都流下了伤心的眼泪。这次申奥,没有人会认为中国会失败。一切都在算计之中,所以在投票的时候广播电视高规格报道,满以为又可以激起一次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高潮。可是在全国民众翘首盼望的时刻申奥却失败了。
媒体都以为出问题的就是朝鲜将关键的一票投给了悉尼,而李敖先生则认为台湾那一票没有投给北京,理由是当年台湾国民党当局对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是持保留甚至反对态度的。
事实真是如此吗?1992年8月24日,中国和韩国正式建交,这在我国对外开放的征途中迈出了重要一步,我们与世界又接上了一段轨。单纯地讲,韩国这个国家尽管和美国站在一边,但并非是个劣迹斑斑的国家,与之建交也未尝不可,但是,与韩国建交对于朝鲜来讲就像与台湾建交之于中国,朝鲜当时采取了非常激烈的措施反对中韩建交,但中国铁了心,朝鲜的一切努力都无济于事,当时有人认为朝鲜也只好听天由命。
我们低估了朝鲜的能量,她开始与台湾拉关系,一个国家级旅行社在台湾设立了办事处,曾经牢不可破的中朝友谊降至冰点,凭心而论,朝鲜这些做法尽管不友好,但也是正常的反应。一年以后的1993年9月23日举行国际奥委会第101次全会上,朝鲜把票投给了中国的对手,致使在倒数第二轮投票中中国和澳大利亚打了平手,如果朝鲜把票投给了中国,中国将比对手高出两.票而胜出。 这就是人们的猜说。
台湾历史学者李敖先生认为台湾国际奥委会委员吴经国没有把关键的一票投给北京,理由是台湾当局在9月初作出公开声明:“北京申办奥运会,台当局立场认为其所具备的条件并不成熟,可是投票是由国际奥委会委员吴经国个人决定,当局会尊重他的权利与决定。” 这同样是一种猜谜。
到目前为止,作为投票的当事人都没有作公开的表态,事实上也不可能知道票究竟是投给谁,因为国际奥委会有严格的保密制度,外人不可能知道其内密。
投票的过程是这样的:全体国际奥委会委员依序进入会场,所有非委员以外的闲杂人等,全都必须离开会场。安全人员拿着精密电子仪器在会场各角落做地毯式的仔细搜索,目的就是要防止任何窃听、电子设备将消息传出场外,以确保选举过程绝不外泄。
由于会场内只剩下委员在场,发票、收票、计票等工作由委员们一手包办,由资历较浅的委员拿着投票箱走向各委员收票。按照国际奥委会百年来的传统,选票都是由委员以手写方式将所支持的城市名称写在空白选票上,而且每一轮的选票颜色都不一样,以作鉴别。一点都假不了。写完后再一一投人票箱中,并交由计票委员进行开票、计票工作。但是当年的投票方式已从2000年开始改为电子投票了。
既然投票是秘密的,外界不可能清楚,所以谁投谁结论只能是猜测。最有影响的是何振梁先生最近透露了93年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失败的原因。他说:北京失败的票数是2票,而不是传说的朝鲜背信弃义的1票。
其次两票的差距也是两个原因造成的。
第一,悉尼在投票前请两个非洲国家代表吃饭,还给了每人一张3.5万美元的支票。名义上是支持他们国家的体育事业,真实意图,大家心知肚明。(澳洲奥委会主席柯慈向媒体坦承,在1993年9月22日蒙特卡罗票选2000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的投票前夕,他曾以7万美金收买了非洲两个国家的委员;而它们原本是北京认为的两张 “铁票”。这关键两票的流失让北京失去了奥运会主办权。)
第二,埃及代表是个老人家,和中国关系很好,表示要抱病参加投票的。但临行前身体实在不允许,没有成行。保加利亚代表是保共书记的女婿,也是要投中国票的。但保加利亚政局变化,这位代表也受到牵连,没能参加投票。
吴经国先生到底有没有投北京一票呢?他在2005年10月出版的《奥林匹克中华情》一书中透露了1993年他的那一票投给了哪一个城市,也谈到了台湾当局的态度:
自北京提出申办2000奥运会的决定后,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及秘书长魏纪中、副秘书长屠铭德,于1993年来到台北,并亲自前来拜会,希望能获得我的全力支持。那天何振梁来到我的办公室,岛内媒体蜂拥而至,将我与何振梁团团围住,他们希望知道我是否会支持北京。我深知这个答案的敏感度,心中早已盘算该有怎么样的回应。我向媒体的公开回答是:“我这一票的考量有两大因素,第一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第二是为了奥林匹克发展的利益。”环顾当时岛内政治环境的敏感、复杂,如果直接道出我所支持的对象,实非明智之举,而客观地提出我投出这一票的前提条件,自认不失为处理这个棘手问题的好办法。
另一方面,台湾岛内却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来看待这起事件。岛内的一位商界领袖因为要开拓澳洲商机,曾经和澳大利亚总理会晤;澳方也积极通过这位商界领袖与政界的关系,希望促成台湾当局表态支持悉尼申办2000年奥运会。后来,我赴澳大利亚开会时,经由澳洲人士获得一项重要资讯,那就是一封由该商界领袖写给澳大利亚总理的信函,信中内容让人明显感受到当局对于北京申办奥运会的立场。
由于国际奥委会委员代表国际奥委会独立行使委员权利,我们的誓约当中最重要的一段话,即“不接受任何政治、宗教、种族与商业利益给予的压力”。换言之,我这一票必须本着良知,以自己最忠实的想法作最好的判断。因此,我虽然已经意识到当局对此事的态度,但我坚持谨守1988年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时的誓词,并未因为当政者的意愿有所影响。
其实,我在最后一轮投票时,心中就有不祥的预感,北京这次极有可能会马失前蹄。在倒数第二轮曼彻斯特失利,无缘进入决选后,其支持者一定都会倒向同是英联邦成员的悉尼。果然,最后的票数是45票比43票,北京仅以两票的细微差距败北。
北京第一次申办奥运会已经事隔多年,我当年的“一票之谜”又被媒体当做话题炒作。其实,当年在票选结束后,为了给历史留下见证,我特别将选票上所写的“BElJING”字样记录下来,留待日后有一天关心我这张选票流向的历史学者能有机会检视这张选票,届时即可依据这张手写的字样得到证明。
申办2000年奥运会时朝鲜真的没有投票给中国吗
1、中国是在2001年申奥成功的。
2、申办奥运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的意愿,1991年2月北京市向中国奥委会正式提出承办2000年奥运会的申请,随后在中国奥委会举行的全体会议上,一致同意了北京市的申请,并向国际奥委会和有关的国际体育组织通报了北京的申请。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正式成立,并于1991年12月派出北京奥申委代表团赴瑞士洛桑向国际奥委会主席递交了申请书。2001年7月,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在莫斯科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
3、申奥成功的消息传来,中华大地瞬间沸腾起来,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亿万华夏儿女无不为之欢呼,记者在第一时间将胜利的消息传回了祖国,中华世纪坛礼花绽放,欢声雷动;天安门广场人如潮、歌如海,成千上万的市民自发地涌来了,对于中国人来说,奥运一直是我们的梦想和光荣实现的地方。
4、北京申奥的成功,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华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的实力,同时也表明了全世界对中国的肯定,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巨大进步,同加入WTO一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推动科技、文化、环保事业的进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民族自豪和凝聚力。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中国魅力展示给了世界,美丽的场馆、自信的年轻人、社会的安定、优美的环境、政治的稳定、灿烂的文化、一流的通讯、交通及其他社会服务等等,我们的生活自此被打上不少奥运会的印记。
2000年奥运会申奥大使是谁?
申办2000年奥运会时朝鲜已将票投给了中国。而中国之所以没能获得奥运会的主办权,有着更为深刻的原因。
在国际活动当中,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被认为与国家利益无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无处不在,凡是涉及到两个国家的场合,就会变成国家利益之间的搏斗。奥运会同样不能例外,虽然打着体育的幌子,但是国际政治局势在奥运会当中,依然有着十分深刻的体现。
在投票完成之后,当时的奥委会将投票的结果和过程进行了公布。在有关于投票的信息当中,大家发现,有两个国家并没有参加投票,一个是埃及,另一个是保加利亚。
埃及是由于当时参与投票的官员身体状况出现了不适,因此才没能及时投票。埃及的这位外交官,虽然年事已高,但是在进行投票之前,他已经信誓旦旦的表示,即便是拖着有病的身躯,他也一定要参与投票,并将这一票坚定的投给中国。然而可惜的是,这位老人由于身体原因,最终并没能参与投票。
保加利亚则是由于当时其国内动荡的政治局势,而不得不放弃投票。
在当时,保加利亚国内突然发生了一场暴乱,于是当时爱国心切的保加利亚代表直接放弃了投票,匆匆的回到了国内。对于这样一种行为,中国也只能表示深切的惋惜。不过爱国心切,人之常情,保加利亚代表的行为应当得到肯定。
如果有这两个国家的投票,说不定中国就能够在当年首次申请就获得成功。不过历史不能改写,这也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事情。
扩展资料
中国申奥的失败,离不开澳大利亚的暗中运作
奥委会的投票十分公正,一个国家只能投一票,不过这却并不意味着其中并没有猫腻。奥运会举办权的竞争,其实也相当于是国家利益的竞争,在这方面,从来没有哪个国家会拱手将利益让与其他国家。而澳大利亚为了他们自己的国家利益,就做出了这样一些让人不齿的事情。
当时,澳大利亚为了能够获得投票的胜利,在投票开始之前,居然秘密宴请了当时参与投票的非洲两位国家的代表。不仅如此,澳大利亚还向这两个国家许诺愿意拿出各3.5万的美金。用于支撑这些国家国内的体育设施建设。
中国一直与非洲国家交好,在70年代我国进入联合国常任理事会的投票中,也离不开非洲国家的帮忙。因此,这两个国家实际上是打算将票投给中国的。不过,由于澳大利亚的暗箱操作,这两个国家最终将票投给了悉尼。最终中国的奥运会梦在2000年没能实现。
1993年,中国之所以首次申请奥运会失败,并非像民间传统的那样,是由于朝鲜的因素。主要是原因在于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和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的暗中操控。是金子总会发光,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上交出了一份让全世界人民都满意的答卷。
申奥大使有:邓亚萍和杨澜。
1、邓亚萍(北京申奥形象大使,世界著名乒乓球运动员)
北京申奥成功,邓亚萍称“比拿奥运金牌还兴奋”。作为一名出色的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曾参加了两届奥运会获四个奥运冠军,连续七年保持世界排名第一,并两次出任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的成员。自称有着深切的“奥运情结”的邓亚萍像当年打球一样为北京申奥竭尽所能。
邓亚萍作为运动员的魅力是征服了观众和对手,她身上展现出的中国运动员顽强拼搏的风采曾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在北京申奥过程中邓亚萍所做出的努力更令人想到每一个中国运动员的光荣和梦想。
2、杨澜(北京申奥形象大使,阳光董事局主席)
8年前,作为央视记者的杨澜赴蒙特卡罗主持欢迎中国申奥代表团的晚会;8年后,杨澜以“申奥大使”的身份来到莫斯科就北京申奥作陈述报告,其不俗的表现获得满堂喝彩。据悉,因为被认为是在海外具有影响的华人,且自身具有良好的素质、气质、语言能力以及榜样的力量,杨澜与成龙一起最早被确定为北京申奥的形象大使。在国际奥委会考察北京时,杨澜担任文化部分的陈述。
扩展资料:
申奥歌曲
1、解小东——《为我加油》
这首由孙川作曲,带有摇滚风格的《为我加油》。这首歌的首演就是在“奥林匹克风”为中国奥运健儿赛前壮行的大型文艺晚会上,解小东把一辆650CC排气量的摩托车开上舞台,算是个大胆创新,灯光、音响、舞美及解晓东的演绎,一气呵成,完美震撼,气壮山河。解晓东的音乐风格一直就是大气、动感、活力。在今天听来,这首歌依旧很前卫。
2、郭峰——《实现梦想》
郭峰的音乐作品向来都是气势不凡,从《让世界充满爱》到《怀抱》,无不透着理想主义的印迹。针对全球华人“奥运到我家”的期盼,他干脆来了一个《实现梦想》。与以前众星捧月不同的是,这首歌将全部由业余歌手演唱,而他们又是来自于各行各业。郭峰说,申奥是全国人民的大事,每个人都应该为它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3、那英——《奥林匹克风》
这是一首老牌“运动”歌,在10年前宣传北京亚运和为奥运健儿壮行的大型歌会上,由那英唱响过。只是当时那英刚出道,与她一起演绎这首歌的还有成方圆、解晓东等其他歌星。现在那英已为歌坛重量级人物,但她为申奥加油的劲头依然不减。就在不久前的《新北京新奥运》大型演唱会上,那英又一人高歌了这首气势磅礴的《奥林匹克风》。
4、毛阿敏——《好运北京》
毛阿敏亦是情牵奥林匹克的一名“健将”。8年前北京申奥的主题歌《好运北京》就是毛阿敏演唱的。其实毛阿敏还唱过另一首宣传体育精神的歌曲《光荣与梦想》。在去年为奥运健儿壮行和今年的北京申奥歌会上,毛阿敏都是以这首歌来鼓舞斗志的。
5、田蓓——《奥运北京》
“申奥有我一个”,这对歌手田蓓和演员李彬来说已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前不久,由两人倾情演绎的最新单曲《奥运北京》在歌坛推出。田蓓是位很“怪”的歌手,在国外研修几年,拥有法律和理工两方面的学位,而李彬除主持一些电视节目外,还在多部电视剧中担任过角色,此番两人合作,是缘于为申奥做点什么的梦想。
6、武丹宁——《One world One Home》
这是一首英文申奥歌,中文名字是《一个世界,一个家园》。曲作者是一位23岁的年轻女孩——中央音乐学院四年级学生武丹宁。据报道,如果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这首英文歌曲将被确定为奥运会的主题歌;就是申办不成功,此歌也将作为中国申奥的主打歌被隆重推广。
7、徐沛东——《出发》
曾创作过《篱笆墙的影子》等乡村歌曲的徐沛东,面对一日胜似一日的申奥浪潮,也有些坐不住。终于,一首以北京申奥为主题的新歌《出发》面世了。他说,本来想弄成群星联唱的形式,唱得“气壮山河”一些,但又觉得这样总有些流于形式,还是实在点好。如同歌名《出发》一样,看似平和,其实注入了许多内涵。
8火风——《我爱你,中国》
从“大花轿”上下来的歌手火风,现在也走进了“申奥”的行列。他推出的歌曲是《我爱你,中国》,由歌坛老将侯牧人作词作曲。火风说,这首歌虽然与以前的《我爱你,中国》歌名一样,但旋律和内容将更加“中国”。同时,《我爱你,中国》的MTV在6月初向外推出。
百度百科-北京申奥
- 上一篇:库里快船季后赛_库里快船1v4
- 下一篇:西甲对阵,西甲对阵英超欧冠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