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怎么训练耐力_马拉松怎么训练
1.马拉松的训练方法有哪些
2.马拉松如何锻炼
3.马拉松训练方法
马拉松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准备。如果你想参加马拉松比赛,那么你需要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本文将为你介绍从零开始入门的马拉松训练方法,帮助你更好地准备比赛。
准备工作
在开始训练之前,你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体检:在开始训练之前,你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确保自己的身体状况良好,没有任何潜在的健康问题。
2.购买装备:你需要购买一双合适的跑鞋,一套透气的运动服装以及一些必要的运动装备。
3.制定计划:你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训练计划,包括每周的训练量、训练方式以及休息时间等。
训练步骤
1.慢跑:在开始正式的训练之前,你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慢跑,以增强你的体能和耐力。你可以选择每周跑3-4次,每次30-60分钟的慢跑。
2.增加训练量:在你逐渐适应慢跑之后,你需要逐渐增加训练量。你可以选择每周增加10%的跑步距离,或者每周增加1-2次的跑步次数。
3.增加强度:在你逐渐适应增加的训练量之后,你需要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你可以选择增加跑步的速度、爬坡或者加入一些间歇训练等方式来增加训练的强度。
4.长跑:在你逐渐适应增加的训练强度之后,你需要开始进行长跑训练。你可以选择每周进行一次长跑,距离逐渐增加,最终达到比赛的距离。
5.休息:在训练过程中,你需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给身体充分的恢复时间。你可以选择每周进行一次完全休息,或者在每周的训练计划中加入一些轻松的训练,以帮助身体恢复。
马拉松的训练方法有哪些
您好,我现在身边很多朋友都热衷跑步,而且越来越多人去参加马拉松比赛,我想知道怎么训练才能参加马拉松呢?
首先你得考虑到自己是要成为一名职业马拉松选手还是业余马拉松选手,职业马拉松选手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它考虑的不仅是个人的努力训练,而且与个人的先天赋予的素质具有较大的关系。
下面就介绍作为一位业余马拉松选手的训练要求。
业余马拉松运动员的训练,究竟如何起步呢?我们采取在努力提高有氧耐力训练的同时,重视无氧耐力的速度训练的方法。
实践证明,对于具备一定速度基础的长跑运动员,应在不影响学习、工作、健康与训练质量的前提下,进行不间断的有氧耐力训练,三个半月后,即可见效,即:每周可有一次超长(30,35km)和一次稍长(20,25km)训练;每周另外几天为短距离训练(10,12km)。赛前两周可跑30km(比赛的平均速度);赛前一周可跑20km,采用此计划的运动员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现在跑马拉松的人们有常年坚持公路耐力跑的习惯,一般耐力发展较好,自练能力较差,生活无规律,但是,对全面身体训练不够,尤以速度、力量素质发展更差,训练缺乏科学性。
参加马拉松竞赛,就其性质来说,有两种:一种是竞技性;一种是健身性。后者居多数。根据大部分人余暇时间及结构特点,我认为对我国业余马拉松运动员的训练,就近期来说,其指导思想,应以健身作为其出发点,在训练量的安排上,应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训练条件、对象和该项运动特点,制定一套业余马拉松运动负的训练方法。
在训练中,我们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1全面身体素质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
马拉松项目主要是以耐力为基础,同时相应发展速度、力量、协调、柔韧和灵敏等素质。在一定的有氧代谢训练基础上,加强专项耐力训练,逐步提高成绩。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身体素质训练。
1. 耐力训练:有两种形式,一是心血管耐力练习。①定时跑( 60'-120')小强度;②匀速跑(30'-"-50')中等强度,③越野跑(定时、定距、匀速、变速);中等强度以上,④计时跑(反复跑、间歇跑),大强度。二是肌肉耐力练习,一般人对耐力有误解,认为锻炼肌肉耐力与心血管耐力毫不相干,因而忽视肌肉力量素质训练,其实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通过力量循环练习六个内容,进行6 --8组,时间为50'".60',心率控制在150次/分,提高了肌肉耐力,同时也增强了心血管系统的机能,使训练内容多样化,这样训练兴趣高,收效大。
2. 速度训练:现在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多数是?半路起家?,长时间奔跑能力较强,而5000米和1000米的水平却不高,因此,对速度训练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妥善安排。我们采用如下训练方法:①快速长跑:15' -35'; ②无氧训练:间歇跑10-12X (400 m-1100 m):节奏跑(400-1200 m) X 6一8,也可以从2000 -1600 -1400-1200-800 -400米中间休息3到4分,也可作8 X1000 m反复跑,组间休息6'-8'.
②专项力量训练:上坡跑、抗阻力跑等,坡度不太陡,能保持跑的正确姿势,没有长的坡度(200 m以上),就多跑几次短跑,跑时注意向前性,保持正常步幅。坡度训练可一直继续到比赛前三周,接近比赛前三周上坡跑可由200-250米缩短到60-80米,长坡放松跑,缩短距离后要加快,接近短跑速度,反复进行,如3-5次x2组,组间休息1',经过一个阶段的练习后便可跑10次x2组,组间休息3'。赛前三周,每周这样训练一次,就会觉得体力充沛,达到良好的竞技状态,投入比赛。
3. 柔韧性练习:跑者平时训练,由于时间不充足,思想又不重视,经常不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性体操。多数人柔韧性很差,体前屈只能手指触地.柔韧性对途中跑动作是否能舒展,步幅是否开阔都起了重要的作用。直接舒展起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跑的速度.因此,要求跑步者每天在准备活动中做一些正压腿、正踢腿、前后左右劈腿和其它柔韧性练习,时间约15'。途中跑时步幅才有舒展感,消除了步子拉不开的现象,也可避免肌肉拉伤。
2场内与场外训练相结合
场内便于进行有强度的场地训练和带器械的练习,克服以往队员单纯在公路上跑很长的距离而不要求强度的做法。为了防止训练过度,在采用间歇训练、反复训练、变速训练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强度;在持续时间延长,强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更应控制.同时应注意训练后的恢复,将场地段落跑和场外的有氧耐力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越野跑、公路跑、坡度跑、自然地形跑的训练,可避免在场地练习时单调、呆饭、易产生疲劳的缺点,提高了耐久跑的积极性,完成了更大的跑量。实践证明:这种耐力训练对改善内脏器官机能和提高有氧代谢能力;发展一般耐力水平和增强腿部力量较为有效。
3晨练与午练相结合
根据余暇时间的结构特点,体育锻炼多安排在清晨。然而,究竟早晨训练会不会有害于健康,能否有助于成绩的提高?
科学试验证明,经过一夜的睡眠,人体内的能源对晨跑来说,是很充足的,清晨,人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最旺盛,它能动员身体机能,促进体内糖元的代谢,使人体适应一于长跑时肌肉活动的需要。这时练跑,人不易疲劳,并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同时,一早晨空气新鲜,晨跑训练能使体内获得更多氧气,促进新陈代谢,对增强心肺功能十分有益。
4重点训练日与非重点日相结合
一定要在重点日与非重点日相结合的基础上安排训练。我们一般采取星期日重点训练日+星期一、二非重点日十星期三重点日+星期四非重点日+星期五重点日+星期六非重点日的方法,连续交替进行.这种强度训练日与放松训练日相结合的方法,使运动训练有张有驰,提高了跑的质量。没有
重点课做保证,跑得虽多,而质量却不高,跑得越多越难恢复,往往造成过度疲劳.
5运动量要大、中,小相结合
我们采用周期节奏,每月四周一循环:第一、二周(大)耐力周,突出量,以完成数量为主,第三周(中)专项周,保持一定量(相当前周的3/4 ),提高一下强度,第四周(小)身体训练周,放松调整。
由于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对量的适应能力快,但对强度适应能力慢,易产生过度疲劳的弱点,这就要求节奏明显,我们安排一周中身体素质训练不少于两次,要求练习动作快,幅度大,强度低,组间有间歇.
大训练量训练,一周安排2-3次,强度训练每周以两次为宜。周训练次数8-10次为宜。这样,由于平时练习课次少,周期也不长,不会造成对机体的不良影响。实践证明,周训练量冬训:男140-180k m,女120-150k m:夏训:男120-180km;女90-130km为宜。马拉松比赛,全年不得超过两次。
马拉松如何锻炼
第一、 马拉松的训练必须要循序渐进,跑步的距离是要随着能力的进步而增加,绝对不能一开始就拼长距离。
第二、 马拉松的跑步要注意配速跑,跑步的时候最好带上心率监护,心率不超过120就需要提升速度,达到120后就降低速度。
第三、 马拉松跑步中半程马拉松和全程马拉松是一个量级的变化,很多人会直接卡在这个关卡过不去,因此练习马拉松一定要有积累,先从身体素质上去适应长距离跑步。
第四、 这里建议想要跑马拉松至少需要连续10周以上的跑步运动,保证每个星期有3天跑足10公里的运动量,这是一个硬性的标准。
马拉松训练方法
马拉松如何锻炼
马拉松是一项全民运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马拉松的训练中来,但是,你知道马拉松应该如何锻炼么?下面一起跟我来了解下吧。
最理想化高强度锻炼指引包括五大要点
1.经常进行多样化锻炼,例如举重、有氧运动和拉伸等。
2.高强度的训练日子中间需间隔低运动量的日子。
3.每周进行一两次间歇式训练。
4.每周至少两次练举重。
5.锻炼后安排充足时间休息。
了解自己的身体合理强度
如果从绝对科学的角度考虑,人们不仅平时要有良好的锻炼运动习惯,而且在比赛前一定要做全面的'体检,确保身体没有隐患。
进行长跑训练,要注意循序渐进,遵循由弱到强,由慢到快的原则,逐步提高长跑的距离和速度。而且,跑前要做好饮水、穿衣等准备工作;跑中注意动作正确,避免伤害身体;跑完后还需放松,而且不宜马上大量喝水。
不少人认为长跑是一种?挑战?,因此跑步途中即使遇到不适也经常硬扛,这是不科学的做法。如果是身体疲劳、脚软等状况,用意志克服没有问题,但若是心脏等身体器官不适,应马上停止运动,必要时求救求医。
马拉松是田径运动中距离长、消耗大、负担重的一个项目。有的人,比赛前后称体重,可能相差五六斤,甚至10斤以上。因此,对人的健康素质要求很高。
6类人不适合长跑
1.心脏有疾病的人
从心脏疾病来说,患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的人不适合长跑。此外,近期内犯过心脏病的人、有严重冠状动脉病(心绞痛)的人,或是在做轻微活动时感到胸痛,运动中脸色发白发青的人,都不适合长跑。
最糟糕的是,有的心脏疾病平时没什么症状,连病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心脏有隐疾,这类人跑长跑最危险。
所以许多医生建议,人的一生最好在成年之前去医院检查一下心脏。
2.感冒病人
像病毒性感冒,会诱发心衰和心肌炎。特别是暴发型病毒性心肌炎会有突然死亡的可能。所以感冒如果长达两周没有好,还伴有咳嗽、胸闷、心慌、憋气,就要引起重视,及时就诊避免诱发心脏病。
3.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心律不齐的人
跑步后,肾上腺素上升,血压和心率上升,容易导致血压飙升和心律失常,诱发危险。
糖尿病人可以跑长跑,但要慎重。如果激烈运动后糖原储备不足,就容易导致低血糖引起危险。另外,糖尿病也会引起小血管微血管的病变,在跑步中带来血管方面的风险。
4.过于肥胖的人
肥胖者往往有代谢障碍,当长跑运动消耗过大时,就容易引起危险。
5.平时没有运动基础的人
缺乏训练或身体状况不佳时长跑,容易头晕且身体负担不了这么大的运动量。建议参加马拉松赛或长跑的人,一定要有长期锻炼的基础,赛前最好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身体合格者再参加比赛。
马拉松如何锻炼 马拉松锻炼的五大要点
6.幼童和年纪过大的人
负担量过重、消耗过大、持续时间过长的运动,对幼童的生长发育不利,还会破坏他们生长发育规律。年纪过大的老人,因为内脏器官和组织老化,生理功能弱,也不适合大强度的马拉松或长跑。
冬天长跑注意事项
1、进行跑步前,应做好热身准备
一般来讲,当感到身上有些出汗时,应该说热身充分了。热身可以在户内进行,如利用一些户内的运动器械,也可以在户外进行热身,如小步慢跑等。
2、冬季跑步注意保暖
不要只穿件绒衣就出来,衣服穿得太少,易受寒感冒。穿宽松保暖的衣服,如羽绒服。不要穿过紧的衣裤,如牛仔裤等。
3、长跑时要保护好足部
不要穿过硬的鞋,如皮鞋等,以免造成踝关节损伤。
4、跑步过程中,要深呼吸
且呼吸要有节奏。冬季寒冷,跑步时不要张大嘴呼吸,冷空气进入气管,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应半张嘴,并用舌头顶住上牙堂,口鼻共同呼吸。跑步过程中,如感到不适,腿发沉、胸发闷,不想继续跑下去时,要适当降低跑速,调节好呼吸。
5、跑步时注意力要集中
不要与同学边跑边聊天,应仔细观察地面和周围环境,避免发生意外。
6、跑完后,不要急于坐下休息
最好压压腿、踢踢腿,或原地蹦跳,然后捶打大腿和小腿肚,使肌肉充分放松。长跑前后,忌大量喝水与进食,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长跑后大量出汗、口渴,更忌立即饮水,应休息一会儿再慢慢喝水,且不能一次喝得过饱。
;1、坚持训练,但勿训练过量;
2、缓慢加量,使每周跑量只增加10%;
3、注重恢复,一周训练时间为3-4天即可;
4、进行长距离跑,最佳时间为2个半小时到3个小时;
5、练习马拉松配速;
6、锻炼乳酸门槛跑;
7、补充碳水化合物,以保持健康并有助于马拉松训练的恢复;
8、多吃富含铁和维生素C的食物并尽量躲避伤痛;
9、比赛前2到3周减量,可让肌肉力量得到显著的增强以提高我们的运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