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球员动态

文章内容

北京奥运会人工消雨-北京奥运会人工消雨

tamoadmin 2024-08-24
1.为了保障北京29届奥运会的正常进行,我国气象部门是怎样干预降雨的?2.利用现代科技 可以把积雨云下雨之前 把它赶走吗?为了保障北京29届奥运会的正常进行,我

1.为了保障北京29届奥运会的正常进行,我国气象部门是怎样干预降雨的?

2.利用现代科技 可以把积雨云下雨之前 把它赶走吗?

为了保障北京29届奥运会的正常进行,我国气象部门是怎样干预降雨的?

北京奥运会人工消雨-北京奥运会人工消雨

8月8日,北京空气湿度达90%以上,几近饱和。从中午开始,一连串强对流暴雨云带自西南方向顽强地向北京城进发,向“鸟巢”进发。

北京气象保障等部门联合作战,动用飞机、地面火箭持续进行消雨作业,共播撒膨润土8吨、发射火箭弹1110枚成功阻截暴雨。奥运会开幕式历时4个多小时,国家体育场“鸟巢”滴雨未下。

北京市气象台台长郭虎说,刚进入8月,北京上游的西北部地区就已经形成大片冷锋云系,东南部地区副热带高压边缘有源源不断的暖湿气流向北京输送。随着开幕式的临近,北京地区的天气变化形势愈发复杂。8日早7时20分,在河套地区形成的降雨云系不断加强,并向北京进发,气象部门严密监测这条云系。郭虎说:“它走得快一点、慢一点、加强一点,都有可能对开幕式造成不同影响。”

8时,驻守在机场的10架飞机进入待命状态,作业人员和空地勤保障人员共计300多人随时准备进行“消雨”作业。13时左右开始,3个多小时内,两架民用飞机分别对张家口南部、东南部地区进行了空中云物理探测,另外两架军用运八飞机在张家口南部和东南部地区播撒膨润土8吨,使部分暴雨在河北保定以北地区提前降下,当时最大雨量达100多毫米。

“我们利用卫星和天气雷达密切跟踪降雨云团的变化,发现到8日下午,北京周边又出现了强对流云并很快旺盛发展,逐渐向‘鸟巢’逼近。”北京市气象局局长谢璞告诉记者,当日14时,北京、河北、天津地面火箭作业点的680多位作业人员已全部集结到位。

16时08分,河北13个、北京25个地面火箭作业点开始作业,遏制了第一批云系发展;20时,不断“冒泡”的降雨云系开始从东北和西南影响北京郊区,并继续向城区“合围”。此时,离城区最近的五棵松地区已降雨0.9毫米。而北京市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指挥室的呼叫器不断响起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发回的讯息:“火箭发射作业完毕。”“雨停了。”“火箭炮打完了。”

21时35分,气象会商结果显示,河北保定地区出现超强对流云团、云高接近20公里,向北京房山区移动,同时,顺义、密云、门头沟出现较强局地新生对流云团,降雨将在一小时内影响北京城区,气象台随即发布了雷电**预警。

此时,奥运会残奥会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组果断决定用打云头、切断云体水汽输送方法,连续多批次组织实施火箭催化作业。呼叫、联络、回复,又一轮超强的消雨作业完毕后,根据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雷达探测实时分析,经飞机和大规模火箭消雨作业后,降雨强回波中心明显减弱。

截至23时40分,历时7个多小时的火箭弹人工消雨作业全部结束,河北13个地面火箭点,北京25个地面火箭点,共进行了20轮116点次人工消雨拦截作业,累计发射火箭弹1110枚,两度成功化解“鸟巢”降雨威胁,也填补了奥运会历史上“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空白。

利用现代科技 可以把积雨云下雨之前 把它赶走吗?

可以小范围人工消雨.

在人工影响天气的过程当中,主要是用液氮和碘化银两种催化剂,人工影响天气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没有带来过任何影响。

给你关于北京奥运开幕式气象方面的资料吧

针对北京奥运会期间,特别是开、闭幕式当天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中国和北京气象部门目前都做好了各种准备,其中人工影响天气是应急措施之一。

人工消云减雨是应急措施之一

在15日举行的中国气象自然灾害预报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副司长陈振林说,中国气象局和北京气象局对北京奥运会,特别是开、闭幕式气象天气预报服务做了各项准备。

陈振林说,人工消云减雨影响天气目前已作为一项应急措施,气象部门对此做了认真的准备。从2003年开始,北京市气象局在有关部门和科研的支持下,开展了各种实验和作业演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遇到小范围或是比较弱的降水云系,实施人工影响作业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但对于大的云系,比如北上台风过来或者有雨,人工消云减雨的技术,就无法有效防御,它的效果就不是那么明显。”

陈振林介绍,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是世界性难题,很多工作仍在探索阶段,特别是人工消云减雨作业。

“实施人工消云减雨作业不是一个气象部门的事情,必须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流程。不单是气象行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合作,还涉及到与气象外有关部门的合作。”陈振林说,实施作业的时候还要遵循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安全。以北京为例,目前北京市已有一个协调机构,到时候根据天气预报的情况,是否实施这种作业,会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流程进行。

开幕式(搜吧)当天“鸟巢(搜吧)”降雨概率为41%

根据北京市气象观测台1951年至2007年历时57年的气象资料分析,北京地区8月8日的降水概率为47%。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北京专家用离“鸟巢”最近的海淀气象站的历史资料分析,从15年至2007年33年来间,“鸟巢”附近8月8日历史上的降水概率是41%。

陈振林说,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北京的降水分布非常不均匀,在某一天同一时间,即使在城区的某地降雨非常大,另一地方可能根本没有降雨,对这种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难度也非常大。

对此,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于新文说:“不能把人工影响天气的手段,作为保证奥运会,特别是8月8日8时开幕式唯一的手段,或者是最为有力的手段。”

他说,人工影响天气处于实验和研究阶段,所以它只能对一些小范围的,比如像毛毛雨那类的天气,可以影响一下。但对倾盆大雨,估计没法影响。

从7月20日开始奥运精确气象服务

陈振林介绍,7月20日开始全面进入奥运赛时精确气象服务状态,对奥运会的比赛场地,将提前3个小时为每场活动提供精准的天气预报。

这次奥运会与以往的奥运会不一样,也是国际奥委会提出要求,即要求奥运会场馆要提前72个小时作出预报,这比雅典、悉尼和亚特兰大等以往的奥运会提前了24个小时,这对中国气象部门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现在这项能力我们已经具备了。”陈振林表示,针对赛事,在北京31个比赛场馆,将每三小时提供天气预报,对于个别对天气情况要求更高的体育项目,将需要每小时提供精准的天气预报。

至于天气预报和服务信息如何发布的问题,陈振林介绍,届时将会通过电视、电话、咨询服务热线、网络、报纸等多种渠道及时滚动发布信息。另外,在奥运场馆内还将有大型的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也是对预警发布的一个重要手段。

“对于外国运动员和观众,还将提供英文的热线服务。”于新文介绍,针对72小时的预报,每天4次更新;针对24小时内一些场馆的预报,每天3次更新,目的是要及时向用户提供准确的服务信息。